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21年 第2期

显示方式:
特稿
《聋文化宣言》的诞生及其教育实践的张力
贺晓星
2021, (2): 2-16.
摘要(596) PDF(30)
摘要:
《聋文化宣言》的发表,是日本特殊教育史上划时代的一件大事,它旗帜鲜明地提出了一个极具震撼力的观点:聋并非残疾,而是文化。承认聋人的文化身份和给予聋人手语以语言的地位,是《聋文化宣言》倡导的基本理念。基于这一理念,日本的聋教育,在实践层面也呈现了鲜活的教学案例,其目的是在差异性的意义上来标榜聋人的存在价值,思考对听人世界的"融入",探索聋与听两个世界共生共存的可能。本文指出,共生共存的可能,首先应该建立在听人是否能够真正抛弃掉聋就等于残疾之固有观念之上。虽然围绕着《聋文化宣言》存在着不同的声音甚至是教育思想及实践两个层面的冲突和紧张,但"聋文化"思想的生产和传播,切实让人注意到了聋人自己的语言——"日本手语"的魅力与现实意义。只有让更多的听人在观念与实践上认识到聋是残疾乃为一种社会建构,并形成一股强大的社会改革力量,共生共存才会真正成为可能。
教育理论与教育史
课程-教学概念别解
陈桂生
2021, (2): 17-19.
摘要(357) PDF(32)
摘要:
本文是由"课程理论"与"教学理论"研究的分途现象的费解引起"课程""教学"概念分辨的尝试。由于如今所谓"课程"与"教学",为外语原词的中译词。而外界世俗的education(中文译为"教育"),不过是现代社会形成时期才逐渐发生的事情。其中Pädagogik(中文译为"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大都为以古代拉丁文或希腊文某个语词为词根构建的新词。其语义或概念的内涵,都有待长期探求。在我国,尽管在国人看来,无课程的教学,或教学以外的课程不可思议;而在外界,"课程"是一个针对有待改革的教学晚出的概念。其研究成果,似乎为一种新说。这表明我国虽可从西学东渐过程中得益,亦可能将错就错。
西方对爱国主义的爱恨情仇:从麦金太尔与努斯鲍姆论起
简成熙
2021, (2): 20-34.
摘要(501) PDF(46)
摘要:
启蒙以后的西方自由主义氛围强调个人自主,公民教育的重点不在于爱国、认同、效忠、牺牲等积极美德,而在于对国家公权力不当限制、权利义务的相互规范。自由主义也担心爱国主义或民族主义会造成种族沙文主义。社群主义如麦金太尔等却认为国家具有构成性价值,爱国重新受到正视。努斯鲍姆从道德普遍主义、全球交流的视野,强调世界主义应优先于爱国主义。塔米尔则发展自由民族主义,维罗里提出没有民族主义的爱国主义,企图调和二者的可能冲突。西方世界对爱国主义"爱恨情仇"的学术讨论,不仅值得东方世界参考,今日西方一股浓厚在政治、经济上反中的作法,更值得西方世界重新反思。一言以蔽之,西方重新发扬爱国主义,不应成为阻碍全球化、中西方合作与世界和平的理想。
让教育像磁石——柏拉图美学思想的教育意蕴
鞠玉翠, 徐巾媛
2021, (2): 35-42.
摘要(462) PDF(19)
摘要:
柏拉图美学思想对如何使教育更具吸引力颇具启发意义。其对话录中的磁石隐喻,为教育事业展示了值得追求的美妙境界。美的理念是磁力之源,引导人走向身心和谐。从单一事物到多个事物,再到美的理念的阶梯,为达致美境提供了载体,启示教育者要按照美的阶梯搭建和优化课程,让不同发展阶段的人都能感受到课程与心灵的投合,沿着美的阶梯攀登与欣赏。让教育像磁石一样发挥吸引力,需要教育者向苏格拉底学习,传递磁力,让更多的学生加入到建构教育磁力场中来。
教育哲学中自然观念的辩证发展:从夸美纽斯、卢梭到杜威
苏启敏, 贺阳
2021, (2): 43-56.
摘要(711) PDF(28)
摘要:
教育哲学史上,自然观念经历了从外在自然观到内在自然观再到互动自然观的辩证发展过程。外在自然观以夸美纽斯的思想为代表,强调自然即事物共同秩序,教育旨在顺应自然秩序。内在自然观以卢梭的思想为代表,主张自然即人的天性,教育追求天性的自由发展。互动自然观以杜威的思想为代表,它尝试融合前两种自然观,认为自然即人与环境互动之经验,教育以互动促成经验的不断生长。从夸美纽斯、卢梭到杜威自然观念的辩证发展,为人们理解自然、教育与人的关系提供了不同的视角。
国民塑造与识字教科书的常识书写
周慧梅
2021, (2): 57-65.
摘要(306) PDF(12)
摘要:
对于失学成年民众来讲,识字教科书可能是他们拥有的最早或唯一书籍,怀揣"读书明理"古训,更容易接受教科书传递的价值选择以及观念赋予。识字教科书作为载体,承载着"谁"来决定、传达"谁"的知识、何种知识以及这种知识的价值取向等诸多考量,进而建构出一套独特的识字教科书话语体系,在传授基本识字能力的同时塑形国民,赋予了识字行为社会与政治意义。本文以1930年代教育部编审处编辑的三民主义千字课为文本来源,分析政府及知识精英是如何通过识字教科书来框定、修正失学民众的价值观念,揭示识字教科书如何通过常识进行再生产。
商务印书馆附设尚公小学的办学活动
李永, 王之
2021, (2): 66-76.
摘要(390) PDF(12)
摘要:
1905年,商务印书馆以教化新民、实验教材为目的创办了尚公小学。在27年的办学历程中,尚公小学顺应了进步主义教育实验的风潮,把握了中国近代教育变革的脉搏,建立了一支由庄俞、吴研因、杨贤江、叶圣陶等教育名家组成的教育队伍,还拥有充实而先进的硬件条件。在办学活动中,尚公小学兼收并蓄中西方优质教育资源,以学生的经验为中心设置课程,与时俱进地编用教材,通过借鉴分组教学等教育实验挖掘学生潜力,不断探索学生自治模式,开辟了"以出版扶助教育,以教育反馈出版"的先河。
中、英文化场馆互动式儿童教育效能比较
车焱森
2021, (2): 77-82.
摘要(377) PDF(20)
摘要:
随着文化场馆的教育效能逐渐显现,儿童成为中英文化场馆重点关注的来访群体。对比和分析中英文化场馆中吸引儿童教育的效能后发现,目前我国在文化场馆的儿童教育方面应加强场馆趣味性、互动性、融入地方文化特色等。改善中国文化场馆儿童教育效能可从以下方面切入:增强文化场馆中的互动教育,加强文化场馆儿童专区的策划。
期刊记忆
华四泉访谈录——《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创刊纪事
华四泉, 张强
2021, (2): 83-90.
摘要:
当教育理论期刊编辑的点滴往事
张启航
2021, (2): 91-92,96.
摘要(168) PDF(11)
摘要:
一位曾经的“论丛人”见证的历史
梁永丰
2021, (2): 93-96.
摘要(277) PDF(11)
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