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优先发表栏目展示本刊经同行评议确定正式录用的文章,这些文章目前处在编校过程,尚未确定卷期及页码,但可以根据DOI进行引用。
显示方式:
爱与意志的教育:教育现象学的两个意向性
刘良华
当前状态:
摘要(304) PDF(1208)
摘要:
教育现象学延续了现象学的两个处世方式:一是由主体主义现象学促发的意志教育;二是由非主体主义现象学或非对象性现象学兴起的爱的教育。主体主义现象学指向竞争的意志教育;非主体主义现象学指向合作的爱的教育。现实的社会以及孩子的真实成长既需要爱的教育,也需要意志的教育。完整的教育就是爱与意志的教育。爱与意志是尊德性的核心,也是道问学的关键。
教育为什么要培养节俭的美德
约翰·怀特
当前状态:
摘要(467) PDF(1221)
摘要:
本文从虚构的主人公西尔维娅的生命微叙事出发,在对她不同时期因不同原因、以不同方式所过的节俭生活进行哲学分析的基础上,阐述选择节俭生活方式的内在和外在理由,讨论节俭教育的有关哲学和教育主张,论证教育培养节俭美德的必要性。同时,对基于公正原则而提出的节俭教育观加以矫正,并提出教育培养节俭美德对应对威胁人类生存和地球可持续性的气候危机具有更深远的意义。
后数字科学与教育
Petar Jandrić, Jeremy Knox, Tina Besley, Thomas Ryberg, Juha Suoranta, Sarah Hayes
当前状态:
摘要(1802) PDF(217)
摘要:
教育行为与有限理性:基于行为经济学的思考
丁钢
当前状态:
摘要(831) HTML(418) PDF(345)
摘要:
对于教育而言,从行为经济学理论的视角,理解与讨论相关教育行为与教育关系,同时通过对理性人与社会人进行辨析,以及教学案例的分析,以强调克服理性人为前提,以及明晰平均化、标准化系统对教育及其行为的影响,进而引向一种新的教育研究视角,关注教育行为人的有限理性,重申尊重个体差异,以及强调个性化教学的教育教学本质,使我们的教育行为和教育政策能够更加符合实际的需求,更加具有合理性。
查看更多
教育史论
“理知”的突破、延展及其超越:儿童教育实践中图像的智识价值审视
王丽佳, 黄瑞昕
2024, (4): 5-14.  
摘要(0) HTML(0) PDF(0)
摘要:
图像作为人类识知世界与自我的重要媒介,正不断冲击着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中“理知”的主导地位,并在感知、有感之理知与自我认知三个向度上呈现出独特作用。作为知识表征方式的图像,其在与语言文字的互动中,展现着它作为“感知”世界的方式所具有的通向“理知”的附属价值。作为超越“理知”全能的教育资源,图像以其“进境”“临境”“入境”的方式展现世界的可能性,成为建构“有感之理知”的有益来源。在教育促进人之自我理解的昭示下,图像作为人的一种存在方式,拓展了儿童自我认知的空间与向度。教育中的图像运用,需要在平衡感知、理知、自我认知的前提下,警惕智识空虚的危机,由此坚守教育使人睿智与明达的追求。
庆历四年太学独立建校的原因及影响探赜
黄一庆
2024, (4): 15-25.  
摘要(0) HTML(0) PDF(0)
摘要:
庆历四年太学的独立设置,标志着北宋的教育重心从品官子弟向平民子弟转移,开启了宋代教育发展的新纪元。为弥补宋初人才培养和选拔体制的缺陷,顺应教育下移的时代发展趋势,仁宗朝廷在借鉴西汉至五代各朝中央官学体制架构的基础上,结合历代朝廷重臣所提的兴学建议,延续了当朝初期的太学馆制度,专为八品以下及庶民子弟建立太学,以期实现为国育才的目的。庆历四年独立设置太学受当时教育改革环境影响,是仁宗朝廷改革不合时宜的人才培养和选拔体制所取得的代表性成就,对当时及以后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质性研究方法”课程反思专栏
在探索中前行:一位质性研究方法教师的体验和反思
陈向明
2024, (4): 26-35.  
摘要(0) HTML(0) PDF(0)
摘要:
本文收录了作者在教授“质性研究方法”课程前5次课后撰写的反思笔记,包括如下主题:以顺势的心态开始课程之旅,意识到初学者提出研究问题的艰难,通过课后复盘改进课程效果,强调质性研究方法只能在做中学,而且必须调动所有学生的参与。虽然每篇反思笔记讨论的都是教学过程中一个十分微观的现象,但作者试图联结自己的生命体验和社会-文化大环境对其进行深入剖析,以便读者了解开设“质性研究方法”课程可能遇到的各种困难及其应对策略。
在反思中成长:质性研究方法的教与学
陈向明
2024, (4): 36-43.  
摘要(0) HTML(0) PDF(0)
摘要:
本文收录了作者在教授“质性研究方法”课程第6—8次课后写的反思笔记,包括如下主题:回应学生发言需要教师的实践智慧,师生相互理解是良好教学的保证,教师是否开放课堂涉及教学自主等伦理问题。这些主题涉及课堂教学中教师们通常会遭遇的困境,具有深入探讨的理论潜力和实践价值。通过分享作者的体验和反思,本文希望邀请读者对这些问题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和对话。
基础教育
我国家校社协同育人地方实践的框架与路径——基于近五年协同创新案例的扎根理论研究
杨启光, 詹梦吉
2024, (4): 44-54.  
摘要(0) HTML(0) PDF(0)
摘要:
立足中国本土育人情景的家校社协同育人地方实践研究,为我国家校社协同育人创新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本研究采用扎根理论方法,通过归纳总结近五年60个家校社协同育人地方创新案例,梳理出我国家校社协同育人实践的地方框架与路径。研究发现:家校社协同育人地方实践基本沿循“协同动因—协同主体—协同载体—协同成效—协同动因”这一主线展开。此外,我国各地在协同育人过程中因载体不同表现出育人路径差异,形成了项目导向型、平台导向型和平台-项目导向型三种地方实践路径。
非学科类校外培训能让儿童更好适应学校生活吗——基于非认知能力的中介效应分析
张永强, 赵佶旺
2024, (4): 55-68.  
摘要(0) HTML(0) PDF(0)
摘要:
“双减”背景下探究非学科校外培训对儿童学校适应的影响有助于社会对非学科培训进行更加合理科学的判断与选择。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数据,使用固定效应模型考察非学科培训与学校适应的关系,结果表明:参与非学科校外培训对学校适应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具有稳健性;异质性分析发现,非学科校外培训对非流动儿童、家境较好儿童以及成绩中等以下的儿童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对流动儿童、家境较差儿童以及成绩较好的儿童没有显著影响;非学科校外培训会通过非认知能力中的亲和性、外向性和开放性来改善儿童的学校适应状况。家长可以根据子女实际状况和兴趣为他们选择兴趣班,校外教育机构需要为有特殊家庭背景的儿童提供定制化服务项目,政府则要引导学校与校外非学科教育在课后服务领域开展深层次合作,以缩小在非学科培训和课后服务上造成的不平等。
课外音乐学习对青少年非认知能力的影响——基于CEPS数据的实证研究
徐晓雯, 郭彪, 李波
2024, (4): 69-80.  
摘要(0) HTML(0) PDF(0)
摘要:
随着经济发展和“双减”政策的落实,我国青少年课外音乐学习规模越来越大。学习音乐能够形成青少年健康、自信的人格,影响其非认知能力的发展。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数据,本文采用倾向性得分匹配方法探索课外音乐学习对青少年非认知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参与音乐课外学习显著提高了青少年的非认知能力,且男生、留守儿童和来自经济困难家庭的青少年更能受益。基于此提出以下建议:首先,提高对青少年非认知能力的重视程度,尤其是重视其开放性和外向性的培养。其次,教育部门应重视音乐学习对青少年非认知能力的积极作用。最后,青少年非认知能力的培养需要家长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高等教育
我国优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区域差异变化——基于2012与2022年数据的对比分析
陈耐帅, 陈丽航
2024, (4): 81-92.  
摘要(0) HTML(0) PDF(0)
摘要: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普及化阶段,但是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整体提升并没有缩小区域优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差异,且优质高等教入学机会的区域差异要大于整体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区域差异。通过对比2012年和2022年各区域的优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数据可知:2022年各省份、各区域之间的差异在不断加大,极端化的倾向依然存在;人口规模大省和经济欠发达省份优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降幅较大。建立灵活的优质高校招生计划体制,构建优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区域差异的预警机制,有助于在高等教育普及化背景下实现优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区域协调发展。
“切割”抑或“重组”:非教学时间大学教学空间使用的个案研究
钟筱雨, 李朝霞, 念家雯, 李轶文
2024, (4): 93-102.  
摘要(0) HTML(0) PDF(0)
摘要:
教学空间使用是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但在数字化时代面临着新的挑战,如“课后难以找到合适的空间自主开展活动”和“空间线上申请审批流程繁琐”等。本研究基于空间社会学视角,将教学空间同时视为物质空间和社会性空间,旨在考察当前教学空间在非教学时间内的使用及其影响因素,为优化大学教学空间管理提供参考建议,同时为认识高校行政管理伦理的具体表现形式提供新的视角。研究发现:非教学时间教学空间使用的主体是学生,但使用过程被行政管理人员主导。学生和管理人员给予拥有不同符号和布局的教学空间以不同定位,进而采用“灵活重组”的表层原则和“机械切割”的深层原则来分配教学空间。上述现象反映出空间使用之制度环境和互动关系的特征,即权力架构下的公平系统和规则体系中的协商困境。
学位授予过程中的导师同意纠纷:性质、根源及纾解
欧阳硕
2024, (4): 103-112.  
摘要(0) HTML(0) PDF(0)
摘要:
在中国大陆地区的学位授予实践中,研究生非经导师同意无法获得学位。这在把关学位论文质量的同时,也可能损害研究生的合法权益。在霍菲尔德法律关系理论的视角下,导师履行同意职责是其特权,任何其他人或组织无权利干涉,但此种特权不应对抗学位授予权的豁免。导师同意纠纷之所以频发,根源在于行为作出的时间点恰好位于研究生培养活动和学位授予活动互相联结的“中间地带”,由此导致学位授予程序空转以及研究生的权利救济无门。为了进一步纾解导师同意纠纷,建议导师在作出同意行为时遵守平等原则和程序正义原则,高校建立校内调解和校内申诉等权利救济机制,研究生恪守法定义务。
查看更多
回顾与反思:近十年我国单元教学设计述评
邵朝友, 杨宇凡
[摘要](669) [PDF 1057 KB](323)
摘要:
我国素养导向的教育背景下,单元教学成为教学设计的焦点。通过文献收集与整理,从单元设计的界定、理论基础、单元设计与学科之间的关系、单元目标确定、学习活动设计、学习评价设计六大维度深入分析,研究表明,单元设计以学科内整合为主,缺乏系统的理论框架和扎实的实施工具。为推进单元设计,首先拓宽单元设计的视野,不仅要考虑单元内整合也要考虑单元之间的整合,不仅要考虑学科内整合也要考虑超越学科的整合;其次研发单元设计的工具,即设计统整性单元目标与大概念、问题化单元目标、情境化与生活化单元核心学习活动、开发统整性单元评价任务;再次加强单元设计的理论建设,即拓宽单元设计的知识基础、梳理单元设计的模式、规范单元设计的术语。
乡村小学全科教师定向的现实需求与在地化培养策略
孙刚成, 汶莎莎
[摘要](531) [PDF 1250 KB](1573)
摘要:
乡村教师是乡村小学立校之本,但是,目前的乡村小学普遍存在优秀教师进不来且留不住的问题,致使乡村小学的发展陷入困境。在脱贫攻坚战即将收官和教育现代化亟待推进的背景下,基于对乡村小学优秀教师进不来、留不住的困境和乡村小学教师跨学科教学能力不足且在地认同度低的客观现实分析,研究者认为,国家亟需鼓励具有小学全科免费师范生招生资格的高校,通过完善面向偏远贫困乡村地区定向培养免费小学全科教师的政策、培养方案和实践机制,强化学生的跨学科综合施教能力;通过分段在地培养,强化学生的在地认同意识;通过两次筛选,真正选拔出具有乡土情节和教育情怀的、能够下得去且留得住的乡村小学全科教师,从根本上推动乡村小学教育发展。
“双减”政策下的私人家教:无序风险与规范向度
余晖, 胡劲松
[摘要](907) [PDF 1344 KB](81)
摘要:

在中央"双减"政策背景下,课外补习市场正逐渐从培训机构转移到私人家教。家教活动隐蔽性较强、功利应试色彩较浓、逐利性特征明显,存在无序发展的风险。若不能及时加以规范,或将消减"双减"政策的实效性:加重家庭经济负担,增加学生学业负担,加剧教育系统内卷,损害群体教育公平。规范私人家教,应处理好国家监管、个体选择与教育规律间的矛盾及张力,凸显合法性、选择性与有序性三大价值向度。

不应把马克思主义教劳结合思想简单化
孙振东
[摘要](333) [PDF 1077 KB](109)
摘要:
公平理论视域下我国中小学教师薪酬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基于《中国教师发展报告2019》的调查数据
孟祥斌, 王娴娴, 李广
[摘要](551) [PDF 1207 KB](39)
摘要:
基于东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院“中国教师发展报告2019”课题组调查的数据,从公平理论视域出发,对我国中小学教师薪酬满意度及其相关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1)我国中小学教师的薪酬收入和薪酬满意度整体不高,劳动付出与薪酬收入的相称感较低,而这种相称感是导致教师薪酬满意度偏低的主要因素;(2)大部分教师认为其工资收入要低于或远低于当地公务员的薪酬水平,这种对比感也是导致教师薪酬满意度偏低的主要因素;(3)乡村教师的薪酬满意度高于城市教师,并且薪酬收入对乡村教师薪酬满意度的影响更大,普通高中教师的薪酬满意度要低于小学和初中教师。最后,根据研究发现本文提出要科学制定中小学教师工资增长机制,合理界定教师工作任务、减轻教师负担,建立公平感高、更具激励作用的教师薪酬体系。
社会期待与读博意愿——一项基于身份认同理论的研究
赵万霞, 邹娟
[摘要](484) [PDF 1286 KB](26)
摘要:
采用质性研究方法,选取了十名博士研究生作为访谈对象,提取家庭、婚姻、性别、地域传统这四个影响因子,探寻社会期待对于博士生读博选择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原生家庭对博士生的读博选择有着最为基础和重要的影响,文化资本优势家庭与文化资本劣势家庭博士生读博考量的因素完全不同;婚姻和性别亦是重要的影响因子;地域传统相对而言对博士生的读博选择影响不大。
“家长主义”时代家校的权利边界、互动机制与教育公平
赵同友
[摘要](646) [PDF 1291 KB](65)
摘要:
全球教育的结构性变动,市场经济和技术的快速发展,再次突显家长在子女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家长主义”时代的到来,成为重构家校权利关系、追求教育公平的良好机遇。然而,藉由技术中介主导下的学校治理,建立不平等的权力控制机制与家长互动,把家长培养成为自我改造的知识主体,引发了家长间的相互监督与竞争,强化了教育的文化与社会再生产功能。故而,需要在理论和规范上厘清家长和学校的权利边界;要从根本上反思学校灌输给家长知识的性质,鉴别知识的教育性与非教育性;赋权家长,在家长群体内部发展“公共家长”,减轻教师负担,创造公平的教育环境。
农村留守儿童家校合作的实践困境与突破——基于15位教师与10位家长的质性研究
贾勇宏, 张晓云
[摘要](660) [PDF 1076 KB](190)
摘要:
通过对15名农村教师与10位留守儿童家长的质性访谈发现:农村留守儿童家校合作在实践中存在着监护人参与程度低、合作方式简单低效、家校沟通不良等困境。导致上述困境的原因主要有时空隔离、家校合作主体的认识不足、家校合作主体的能力不足以及主体责任边界的模糊。突破农村留守儿童的家校合作困境需要从以下方面入手:运用信息化手段缓解时空隔离问题,提高家校合作主体的参与积极性和综合素养。
互动仪式链理论视角下高校在线课堂师生互动研究
屈小爽, 赵建海, 张大鹏
[摘要](549) [PDF 1058 KB](291)
摘要:
师生互动关系在线教学的成效和人才培养的质量。基于柯林斯互动仪式链理论,在线教学是师生在网络教学空间中构建的完整互动仪式。结合2020年疫情期间全国高校线上教学调研报告,从互动仪式情境、主体、流程和效果四个方面,指出目前在线课堂互动仪式存在的问题:在线课堂师生互动情境仪式感不强、互动主体角色履行不足、互动流程过于程序化、互动仪式缺乏情感关注。营造师生互动情境的仪式感、明确互动主体的角色地位、融合信息化和人性化的互动流程、构建具有情感连带的全面育人机制等,可促进高校在线课堂师生互动,提升在线教学效果。
预防和干预青少年自杀危机:家校合作模式
苏细清
[摘要](589) [PDF 1284 KB](49)
摘要:
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对青少年自杀的意图、影响因素以及干预模式进行批评性讨论和分析:首先对青少年自杀类型进行重新定义,将其区分为由相对慢性危险因素导致的计划型自杀和由相对急性危险因素导致的冲动型自杀;结合青少年期是个体心理、情绪和个性发展的暴风雨期这一特性,分析青少年的自杀问题对家庭和学校系统的路径依赖,肯定青少年自杀不仅反映其自身的脆弱性,更呈现出其长期所处的家庭或学校系统未决问题,强调家校合作预防和干预青少年自杀的重要性;此外,对影响青少年自杀的诸多因素进行重新梳理,根据自杀诱发的不同阶段,区分为前置因素、促成因素、诱发因素和保护因素,以讨论不同因素对不同阶段的影响,并基于此,从实践的角度,提出家校合作预防和干预青少年自杀的工作模式、工作策略和工作手法等。
乡村小学全科教师定向的现实需求与在地化培养策略
孙刚成, 汶莎莎
[摘要](531) [PDF 1250KB](1573)
摘要:
乡村教师是乡村小学立校之本,但是,目前的乡村小学普遍存在优秀教师进不来且留不住的问题,致使乡村小学的发展陷入困境。在脱贫攻坚战即将收官和教育现代化亟待推进的背景下,基于对乡村小学优秀教师进不来、留不住的困境和乡村小学教师跨学科教学能力不足且在地认同度低的客观现实分析,研究者认为,国家亟需鼓励具有小学全科免费师范生招生资格的高校,通过完善面向偏远贫困乡村地区定向培养免费小学全科教师的政策、培养方案和实践机制,强化学生的跨学科综合施教能力;通过分段在地培养,强化学生的在地认同意识;通过两次筛选,真正选拔出具有乡土情节和教育情怀的、能够下得去且留得住的乡村小学全科教师,从根本上推动乡村小学教育发展。
教育为什么要培养节俭的美德
约翰·怀特
[摘要](467) [PDF 457KB](1221)
摘要:
本文从虚构的主人公西尔维娅的生命微叙事出发,在对她不同时期因不同原因、以不同方式所过的节俭生活进行哲学分析的基础上,阐述选择节俭生活方式的内在和外在理由,讨论节俭教育的有关哲学和教育主张,论证教育培养节俭美德的必要性。同时,对基于公正原则而提出的节俭教育观加以矫正,并提出教育培养节俭美德对应对威胁人类生存和地球可持续性的气候危机具有更深远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