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20年 第5期

特稿
未来教师教育的展望:迈向未来素养取向的教师教育
李子建
2020, (5): 2-15.
摘要(914) PDF(506)
摘要: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1]强调质素、师德、专业和终身学习等元素。本文透过文献考察建议一个未来素养取向的教师教育,期望建构一个具弹性、跨地域及跨界协作、着重21世纪技能或核心素养、研究和反思、体验式学习取向的教师教育景观。
教育与心理健康
预防和干预青少年自杀危机:家校合作模式
苏细清
2020, (5): 16-28.
摘要(713) PDF(96)
摘要:
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对青少年自杀的意图、影响因素以及干预模式进行批评性讨论和分析:首先对青少年自杀类型进行重新定义,将其区分为由相对慢性危险因素导致的计划型自杀和由相对急性危险因素导致的冲动型自杀;结合青少年期是个体心理、情绪和个性发展的暴风雨期这一特性,分析青少年的自杀问题对家庭和学校系统的路径依赖,肯定青少年自杀不仅反映其自身的脆弱性,更呈现出其长期所处的家庭或学校系统未决问题,强调家校合作预防和干预青少年自杀的重要性;此外,对影响青少年自杀的诸多因素进行重新梳理,根据自杀诱发的不同阶段,区分为前置因素、促成因素、诱发因素和保护因素,以讨论不同因素对不同阶段的影响,并基于此,从实践的角度,提出家校合作预防和干预青少年自杀的工作模式、工作策略和工作手法等。
新冠肺炎疫情下青少年心理危机的成因及干预
刘学兰
2020, (5): 29-35,96.
摘要(645) PDF(111)
摘要:
结合新冠肺炎疫情发生的背景,分析了青少年心理危机的表现与成因,并提出相应的干预对策。首先,简要阐述了疫情影响下青少年心理危机在情绪、认知、行为、生理四个方面的表现。其次,深入分析了青少年心理危机的成因,包括诱发事件和内部根源。诱发事件包括疫情以及因为疫情引起的各种变化、学业压力、人际关系等;内部根源包括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内在冲突和心理困境。重点分析了三个心理困境:高焦虑的环境与追求安全的本性、高控制的环境与独立自控的需求、高虚拟的环境与生命体验的追求,探讨了疫情对青少年心理困境的放大和加剧。最后,提出了新冠肺炎疫情下青少年心理危机的干预对策,包括心理危机的评估、心理危机的干预和心理危机的预防。
基础教育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学前教育专业实践课程建设
陈卓君
2020, (5): 36-44.
摘要(509) PDF(28)
摘要:
加强实践课程建设是深化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重点内容。借助于虚拟现实技术深化学期教育专业课程改革,可以弥补优质实践教育资源不足,令学生在虚拟的实践场景中提升专业素养和能力。本研究从阐述虚拟现实技术实践课程的优势与特征出发,通过对游戏化教学中的沉浸理论、具身认知、整合情境理论的整合,着眼于建构基于整合情境的学前教育专业虚拟实践课程体系。从虚拟实践准备层、实践层、心理反馈层三个层面把握学前教育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结构,是虚拟现实技术运用于学前教育专业实践课程的具体路径。
高等教育
发达国家营利性高校运行的市场层次、运作逻辑与影响因素
彭虹斌
2020, (5): 45-53.
摘要(296) PDF(17)
摘要:
根据发达国家的营利性私立高校的市场规模来看,营利性私立高等学校绝大多数定位于两年制的职业技术学院,英美两国的少数营利性私立高校涉足硕士和博士教育。营利性高等教育市场的发展正是基于市场化的公共管理理念,提供多样化的供学习者选择的课程和职业培训,适应市场发展,大量聘任兼职教师,不重视科研投入。影响营利性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市场化程度、政府的政策支持以及该国的高等教育学龄人口是否充足。
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关系研究:回顾、反思与展望——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
赵庆年, 陈夏莹
2020, (5): 54-65.
摘要(442) PDF(37)
摘要:
运用可视化分析工具CiteSpace对从CNKI数据库中采集的2 075篇研究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关系的文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关系研究力量众多,但缺乏紧密的合作;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互动性、适应性、协调性及发展路径分析;从1991年起研究重点大致经历了民族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创新三个阶段的转变,呈现出明显的政策导向作用;但也存在着理论对实践解释力和指导力不强的问题。未来应通过壮大学术队伍、加强跨学科合作,转变研究理念、扩展研究方法、强化理论基础、突出本土特色等寻求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关系研究的突破。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创新创业课程学习成果记录
陈丽, 杨劲松, 许涛
2020, (5): 66-72.
摘要(387) PDF(20)
摘要:
为促进创新创业教育升级与变革,国内高校在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基础上,持续深化科教结合、产教融合,协同开发面向高端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和实践活动。基于创新创业课程记录由高校单一主体到由高校和其他课程提供方多主体共同记录的现实需求,利用区块链技术去中心化的特点,探索分布式记录学生多样化的学习成果、学习过程和学习证书,构建基于区块链的创新创业课程学习成果记录模型,分析记录节点和模拟区块链生成过程,为创新创业课程学习成果记录问题提出一种可能解决方案,从而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升级与变革。但仍存在技术壁垒和理念滞后等问题留待今后解决。
教育史
明代儒学教官考论
周勇
2020, (5): 73-78.
摘要(406) PDF(33)
摘要:
明代创办了体系较完整、制度较完备、覆盖较完全的官办教育体系,在各级学校中充任教职的儒学教官是明代科举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在科举教育政治化的背景下,明代儒学教官被纳入官僚体制进行管理,具有官、师合一的双重身份。与秦代法家的"以吏为师"不同,明代儒学教官制度可谓是"以师为吏",这是明代高度集中的君权对于儒家作为立国之本的一种制度化设计,它巧妙地实现了官师、政教的合一。明代儒学教官的地位、发展、待遇等情形,可以视作明代儒学在专制君权统治下的一种生存状态。
湾区大学史
处在被考试者的地位——政治经济学家王亚南的中大岁月
杨海文
2020, (5): 79-90.
摘要(342) PDF(28)
摘要:
政治经济学家王亚南两度在中山大学任教,前后加起来有四年多时间,但远远不到五年。第一段是坪石时期:1940年9月到职,1944年11月离校,时间较长;期间,1941年夏赴重庆见蒋介石,1944年4月底至5月初与李约瑟两次长谈。第二段是石牌时期:1946年暑假回校补课,时间很短。执教中大期间,王亚南坚守"处在被考试者的地位"的治学理念,以《中国经济原论》完成了自身从中国立场研究经济学的转型,"李约瑟对谈"孕育了《中国官僚政治研究》的雏形,为中国现代文化发展做出杰出贡献。
20世纪50年代院系调整中的中山大学
张建奇
2020, (5): 91-96.
摘要(627) PDF(21)
摘要: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政府在全国范围内进行"院系调整",以便从国家的整体利益出发,更加有效和有计划地培养人才。"院系调整"的力度很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对苏联高等教育模式的全盘照搬,并对新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但其间也存在不少问题。通过"院系调整"的实施,中山大学不仅进行校址的迁移、转变为文理各系科组成的综合大学,还重新建构了管理、教学和科研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