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23年 第1期

教育理论
教育学概念辨析
陈桂生
2023, (1): 5-19.
摘要(434) HTML (235) PDF(38)
摘要:
从中西教育文化历史特点出发,进一步围绕“教育”、education、Pädagogik等基本概念的辨析进行学术对话,并就陈桂生的教育研究方法与思维品质展开讨论。中文语境下的“教育”一般作为道德教育的同义语,将英文education译作“教育”只是一种假设,education与西方社会从道德宗教化到宗教道德化的演变历程紧密相关,而现代语境下的德智体美劳“五育”则是五种教养而已。词汇互译的困境也反映了思维方式的差异,带着东方的观念去理解西方的教育论述,以模糊的标准去衡量他者的文化。由诸如此类的困境与差异着手,陈桂生聚焦基本概念的辨析,反思“西学东渐”之下的教育学,并由此生发出大量的教育学的“陈桂生之问”(陈桂生的“教育学之问”)。
尊重个体的人:国际法视野下国际理解教育的核心
涂诗万, 陈晶莹
2023, (1): 20-29.
摘要(526) HTML (236) PDF(34)
摘要:
国际理解教育中存在“一”与“多”之间的紧张关系。如果回到国际理解教育的源头——国际法,就能找到“一”与“多”之间的结合点,从而可化解它们之间的紧张。在教育目的方面,多项国际法明确规定培养和增进对人权和人的基本自由的尊重是现代教育应有的目的。从教育内容方面看,国际理解教育中的人权教育、多元文化教育、全球视野教育和民族文化认同教育都体现了国际法中尊重个体的人的原则。在教育方法方面,现代教育所倡导的向教师赋权、“学生中心”、自由交流和人道的惩罚都体现了国际法中尊重个体的人的原则。总之,国际理解教育就是要理解国际上共同理解的原则和价值。毫无疑问,国际法正是国际上共同理解的原则和价值的“公约数”。而对每个人的人权和基本自由的尊重则是这个“公约数”的核心。真正落实“尊重个体的人”的原则要求我们把自己作为方法,通过构建意义丰富的自治型的小共同体实施教育。
基础教育
连接与再情境化:校际专业学习共同体中教师学习的机制
方征, 陈厚余, 陈超
2023, (1): 30-40.
摘要(555) HTML (278) PDF(29)
摘要:
如何在校际合作中推进专业学习共同体以促进教师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研究重要方向。本研究通过质性研究方法,分析校际专业学习共同体中教师学习机制。基础教育集团是中国语境下的一种校际合作形式,研究以A集团的校际专业学习共同体作为案例,数据来源包括对样本集团40名教职工的访谈及集团内外部的文本资料。研究发现,边界物和跨界者是校际专业学习共同体中教师跨界学习的中介,而连接和再情境化是借助中介使教师学习发生的机制:连接强调跨界者和边界物相互连接,跨界者以边界物为载体,边界物被跨界者开发和使用;再情境化强调在校际互动中支持跨情境识别和协商,校际、学科间以及层级间的差异促进了教师的多元跨界学习。
从“国文”到“国语”: 一字之差背后的学科变革
唐千千, 杜成宪
2023, (1): 41-53.
摘要(594) HTML (226) PDF(27)
摘要:
1920年,中华民国教育部通告规定将国民学校“国文”科改为“国语”科。这一转变是语文学科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与近代社会变革密切相关。最初,“国文”作为语文学科的官方课名存在,“国语”则见于翻译文件、民间教材名称中。在当时内忧外患的背景下,救亡图存成为社会呼声,一批人倡导国语统一以开民智、强国家,又受教育救国思潮、新文化运动影响,民间陆续组织相关社团,推行白话教材、兴起国语运动、举办国语讲习所等,迫使教育部应时而变。更名后,白话文在此后的“国语”课程中得到全面的推广,“言文一致”的目标真正达成;语文学科从此前的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实用化;“国语”课程教学内容的设置也更贴近儿童生活。
百年乡村教师政策演进:历程、逻辑与取向
孙刚成, 徐艺心
2023, (1): 54-66.
摘要(627) HTML (231) PDF(44)
摘要:
乡村教师是乡村教育发展的关键,也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主力军,所以,梳理建党百年来的乡村教师政策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有利于认清内在运行规律并指导未来发展。借助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框架,从结构观和历史观剖析特定宏观社会背景中乡村教师政策的嬗变特点、路径依赖特征、促成路径依赖的经典要素及导致制度断裂的关键节点。研究发现:乡村教师作为政策的规定对象逐渐从关联性政策的影子走向了正位;政策内容对乡村教师的关照实现了从强制性政策引导到物质关怀的条件吸引;政策工具体系由单一的教育类政策形成了多元、联动的多领域政策联合;乡村教师政策精神实现了从主要满足政治需求、寻求教师和教育的工具性作用到追求发挥教师和教育的本体功能转变。但是,目前多维联动的政策工具效应尚未发挥到位,乡村教师的角色定位还未达到应有的高度,常态化、长效化的教师培养并未形成,同时政策还未重视基于保证政策实效而建立健全有力的监督反馈机制。为推动乡村教师立足乡村大地,做乡村振兴和乡村教育现代化的推动者和实践者,未来的政策转变中需要更加精准地解决乡村教师发展内生动力问题,推动标本兼治、以本带标的变革。
专题研究
“为了找份好工作”:研究生社会时间安排的典型叙事
林小英, 吴霞
2023, (1): 67-82.
摘要(338) HTML (144) PDF(25)
摘要:
采用时间社会学的理论视角,将6个硕士研究生受访者对自己研究生阶段的描述整合成一个虚构案例,展现当代研究生典型的一天、一年和整个三年的日常生活,进而探索日常生活的时间安排背后的社会逼迫:读研就是为了找份好工作。这给大学带来了一个需要自我诘问的两难问题:大学究竟是职业训练机构还是追求学术理想的共同体?不论各个大学的管理者如何在这两端所构成的连续体上进行取舍或定位,处在大学的制度时间和市场的公司时间挤压之中的研究生们早就顺应时代做出了选择,并在行动上呈现出同一化和齐平化的趋势。研究生的行为和集体选择,已经与消费主义相当合拍。大学为了学术理想而努力争创“一流”,把各种办学行为都极尽指标化,这与大学生在“为了找份好工作”的挣扎却又如出一辙。
民族志研究中的赫尔墨斯困境——以一项高考陪读文化的民族志研究为例
范云霞, 孟晓宁
2023, (1): 83-94.
摘要(454) HTML (193) PDF(23)
摘要:
民族志研究强调通过扎实的田野调查理解文化,并通过文本撰写解释文化。在这个过程中,民族志研究遭遇文化解释困境:研究者就像赫尔墨斯,他只能保证所言非虚,却不能保证说出全部真相。在对毛镇高考陪读进行民族志研究的过程中,研究者不断遭遇赫尔墨斯困境的困扰,田野观察与参与的矛盾、深描的研究视角特定化、既定学术写作框架限制,造成了民族志文本难以反映田野的全部事实。当然研究者并非完全束手无措,通过将自我适当呈现、获得田野成员反馈、审视研究价值取向等反思性措施一定程度上保证民族志研究的真实性。对于民族志研究的赫尔墨斯困境,所要做的不是消除它,而是以此警示自己的民族志研究。
研究方法
视域作为教育研究方法——一项关于学术期刊发表中惯用表达的考察
陈雄飞
2023, (1): 95-105.
摘要(846) HTML (487) PDF(36)
摘要:
国内期刊发表了海量以“某视域下的某研究”为题的学术论文,但鲜有研究者对“视域”进行界定和说明。“视域”与“视阈”是异形词,现前者为规范用词,表视野义时跟“视角”一词相近,英语对译为perspective;“视域”又是哲学用词,英语对译为horizon,是胡塞尔现象学的关键概念。“视域”在方法论层面可以作为一种研究方法,按照类型可划分为:理论视域、比较视域、学科视域等;不具备方法意义或不能起分析框架作用的“视域”不适合作为方法。“视域”类论文的套路化和井喷现象值得审视和反思,存在外来学术话语如何本土化、什么问题适合开展多视域研究、是否引发学科危机等方面的争议。
教育观念史研究方法微谈
曹春平, 祝贺
2023, (1): 106-112.
摘要(540) HTML (156) PDF(22)
摘要:
教育观念史研究一般基于心物二元论将教育观念视为具有历史连贯性的自然之镜。观念史研究方法论上的文化转向挑战了传统的观念与自然关系预设,提示了教育观念史研究方法方向的两种可能转向。一是汲取语言学分析方法回归教育观念的原始语境,发掘语境之中的问题,关注与研究教育隐喻。二是借助话语分析方法,将教育观念视为特定言说社群在话语权力结构下的言说行动产物。此外,新物质主义方法论作为文化转向的补充,提供了文化-生物一元论的本体论视角。鉴于此,教育观念史研究可重新审视教育之中身体、物质与精神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