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21年 第6期

“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在中国”笔谈
毛泽东、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教劳结合思想的中国探索
王枬
2021, (6): 3-6.
摘要(306) PDF(20)
摘要:
不应把马克思主义教劳结合思想简单化
孙振东
2021, (6): 7-9.
摘要(333) PDF(109)
摘要:
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发展
杨兆山, 陈煌
2021, (6): 10-16.
摘要:
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为何能在中国传播开来、发扬光大
郑金洲
2021, (6): 17-19.
摘要:
西方马克思主义推动中国教育基本理论发展
肖绍明
2021, (6): 20-29.
摘要(428) PDF(13)
摘要:
国际教育援助
斯皮瓦克的招待:教育援助中庶民的双重脆弱及其改写
虞嘉琦
2021, (6): 30-41.
摘要(570) PDF(13)
摘要:
在斯皮瓦克看来,庶民大体可以被描述为"不能自由社会移动的人""社会移动路径断绝的人"。具体而言,作为教育援助对象的庶民,具备双重的脆弱性。一方面,摆在庶民面前的环境障碍、历史障碍、话语障碍,体现出庶民的"状态脆弱性"。为了使某一情境下特定的庶民个体或群体脱离庶民状态,立足于"主体效果"的斯皮瓦克采取了葛兰西的进路,即通过高质量的教育来帮助庶民获得脱离庶民状态的能力。另一方面,不对称的听说关系与悄然现身的认知暴力又反映出教育援助中庶民的"关系脆弱性"。教育援助者作为倾听者与阅读者,掌握着言说与表征被教育者的权力,在生产关于庶民的知识的同时,又积极从事根据被生产的知识,改造庶民认知的计划。对多种障碍的抵抗却又有可能反映出认知暴力,教育援助的困难性正在于此。从"庶民"这一视角出发,教育援助可以被理解为教育者对作为文本的被教育者的重新改写。如同翻译,重新改写是能动的暴力。斯皮瓦克所面对的问题是:如何正当地活用教育援助,以助力庶民主体地摆脱双重脆弱。
日本对东帝汶的教育援助:实践类型、价值取向与实施效果
佘永璇, 马早明, 卓泽林
2021, (6): 42-52.
摘要(432) PDF(29)
摘要:
自东帝汶独立以来,日本始终是其重要援助国。结合日本的援助实践与东帝汶的受援期待,可将日本对东帝汶的教育援助实践归纳为提供服务型、资源建设型与合作发展型。日本对东帝汶的教育援助呈现出服务于国家战略的政治需要取向、消减贫困的国际道义取向与拓展外部发展空间的经济发展取向。纵观长期的援助实践,日本教育援助在促进东帝汶教育恢复发展的同时,存在着援助区域分布不均衡、教育援助占比低、援助优先事项错位、援助合力有限等问题。未来,如何进一步推进高质量教育合作,实现双向共赢,是两国政府需进一步磋商的重要议题。
基础教育
我国教育财政政策的变迁——基于1987-2019年《教育部工作要点》的分析
商丽浩, 陈小云
2021, (6): 53-61.
摘要(463) PDF(13)
摘要:
通过对《教育部工作要点》进行文本编码以分析教育财政政策变迁,发现:1987-2019年间,教育财政政策作为实现教育发展目标的激励工具在政策系统中的地位增强,但波动起伏明显;政策结构新旧转换,具体教育事业的财政政策逐渐切换综合统筹的政策,成为主流。教育财政政策内容的不断革新,推进教育财政公共性、公平性、均衡性发展;不仅教育经费筹措政策逐步转向重视各级政府的公共资金,而且分配政策转向重视人员经费和教育补偿,各级各类教育财政政策转向重视均衡发展。
信息技术赋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基于广东10市的调查研究
喻思妍, 洪雨菲, 薛晓倩, 张玉萍, 钟怡清
2021, (6): 62-71.
摘要(2329) PDF(61)
摘要:
义务教育信息化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核心环节,对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对广东省10市29区(县)的调查显示,广东省教育信息化在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发展机制不协调、技术与课堂教学融合水平低、"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不足、信息化培训体制不完善等问题。利用信息技术赋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需进一步完善统筹协调与区域联动机制,推进技术与课堂深度融合,提高数字化教学资源质量,完善教师信息化培训体制。
底层文化资本的出场逻辑与未来路向——对“寒门何以出贵子”的时代回应
曹渡帆, 朱德全
2021, (6): 72-81.
摘要(629) PDF(30)
摘要:
底层文化资本作为近年在国内语境下创生的理论概念,为农家子弟文化再生产的研究提供了另一种解释路径。从理论逻辑而言,它是文化资本理论的本土化发展;从学科逻辑而言,它是教育学和社会学视角下对"寒门何以出贵子"的回应;从历史逻辑而言,它是"城乡教育"时代课题探索的必然产物;从文化逻辑而言,它是道家"物或损之而益"思想的延伸。就学术、实践、制度三重维度而言,底层文化资本的时代价值在于:一是跳出了西方以结构性因素为主要影响因子的文化再生产逻辑;二是认识到农家子弟的内部异质性,为其提供另一种向上流动的教育经验;三是助推现有扶持政策从经济补偿到文化补偿的转向。在未来,要通过拓展底层文化资本的学理基础、探寻底层文化资本的时域边界及深化相关政策制度的内部革新,促使底层文化资本理论大厦的建筑与稳固。
教师个性化教学能力构成的审思——基于美国《指向个性化,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师教学能力框架》的分析
王晓莉, 杨淑霞
2021, (6): 82-90.
摘要(499) PDF(17)
摘要:
追求卓越且公平的教育,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优质且适合的教育,成为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议题。然而,个性化教学对教师能力的转型提出了挑战,为此美国于2015年出台了《指向个性化,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师教学能力框架》。该框架坚持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指导思想,以提高教师能力为本位,以认知领域、内省领域、人际领域和教学领域为主要维度,对教师个性化教学的能力要求进行了全面阐释。对该框架予以详细解读,旨在透视开展个性化教学所需的教师能力,明晰其所依据的理性基础,据此力求促进我国个性化教学理念的落地与发展。
会议综述
广州探索:“双减”困境与对策——2021年华南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治理与创新研究中心“中小学课后托管与校外培训治理”圆桌论坛会议综述
余晓丹, 陈超
2021, (6): 91-92.
摘要(564) PDF(29)
摘要:
推进新时代中外合作办学高质量发展,打造高等教育国际示范区——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中外合作办学研究分会第一届学术研讨会综述
林闻凯
2021, (6): 93-94.
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