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21年 第5期

显示方式:
专题研究
现代社会教育的起源:美国经历
张斌贤
2021, (5): 3-3.
摘要(488) PDF(46)
摘要:
美国游戏场运动百年学术史
位盼盼, 张斌贤
2021, (5): 4-12.
摘要(473) PDF(27)
摘要:
19世纪末爆发的游戏场运动对美国的社会变革和公共教育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自运动产生之日起,美国学者便相继从不同角度和不同方面对其展开研究。但国内却不多见对该运动的专门研究,更鲜有学者从学术史的角度对其进行历史考察。本文在充分占有相关史料的基础上,阐述不同历史时期学界有关美国游戏场运动的研究,分析其在解释路径、关注主体等方面的演变,并探究产生变化的原因。研究认为,虽然美国游戏场运动研究已达到了一个相当成熟的高度——研究成果丰富且不乏经典力作,研究视角渐趋转变与深入,研究的史料基础日渐更新与拓展等,但仍具有继续推进的研究空间:突破探究个案的研究路径,把握美国游戏场运动的总体进程;加强对游戏场运动中重要人物的考察;加大对美国游戏场协会历史的研究等。
美国博物馆教育功能的演变
田晋瑗, 孙益
2021, (5): 13-19.
摘要(1082) PDF(70)
摘要:
博物馆自18世纪从欧洲引入美国的时候,就开始承担起公众教育的功能。自19世纪到20世纪中后期,美国博物馆的教育功能经历了一系列的演变,先后经历了审美功能的提出、与学校教育的联合、审美和教育功能之争、政府对博物馆教育功能的认可以及满足公众对多元文化的需要五个发展阶段。这反映了不同历史背景下,公众对博物馆教育提出的不同要求,也体现了政府在博物馆教育功能确立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通过梳理美国博物馆教育功能的演变,能够更好地认识我国博物馆教育发展的不足,对我国如何开展博物馆教育、发挥博物馆教育功能提供借鉴和启发。
美国波士顿公共图书馆儿童服务的起源(1852-1896年)
阎梦琦, 孙益
2021, (5): 20-26.
摘要(515) PDF(30)
摘要:
美国公共图书馆的儿童服务指在公共图书馆中,针对儿童群体设计和用于儿童学习丰富知识和提升思维能力的各种举措,包括提供恰当有益的书籍、设置专门的阅读空间以及安排专业的服务人员等措施。在美国公共图书馆发展的进程中,儿童服务被誉为这个社会机构的伟大贡献之一。波士顿公共图书馆较早开始关注和尝试儿童服务,是美国公共图书馆儿童服务领域的先驱者。波士顿公共图书馆从限制儿童群体入馆转变为关注儿童群体的阅读需求,再发展至为儿童群体设置专门的儿童室,在这个过程中,波士顿公共图书馆顺应社会观念的变化,积极尝试和努力,为我国公共图书馆儿童服务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借鉴经验。
教师教育
在线教学中教师情感劳动的挑战与施策
李敏, 张书菲
2021, (5): 27-33.
摘要(562) PDF(45)
摘要:
在新冠疫情考验下,在线教学获得了积极发展的契机。在线教学中教师情感投入需要做到知情统一,共情移情,并为教师综合素养提供支撑。然而,不论从学界看,还是在现实环境中,亦或是在未来教学中,在线教学中教师情感劳动都面临着二元对立下的重知轻情、时空壁垒下的施效失调等巨大挑战。在线教学中教师情感教育的践行必须着眼教学情感目标设计,完善情感实施途径,注重情感的互通互融,并推进知情一体的教学评价方式。
“互联网+”时代卓越教师的核心素养研究——基于扎根理论的实证分析
王家欣, 施雨丹
2021, (5): 34-41.
摘要(513) PDF(47)
摘要:
本研究运用扎根理论,通过对以广东省26位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为代表的卓越教师的访谈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探究一线教师视角下卓越教师核心素养的构成,其主要内容包括专业精神、教育教学知识与技能、反思与自主发展以及专业示范引领4个维度共12个要点;并对"互联网+"时代教师核心素养的多维共生关系、恒与变、应然性与实然化进行了讨论分析,从而深化作为专业发展高级阶段的卓越教师核心素养的认识。
开放、灵活、多样的教师教育体制是我国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王长纯教授口述实录
王天晓, 黄宇红, 孙启用
2021, (5): 42-49.
摘要(512) PDF(20)
摘要:
为回顾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师范教育走出的不平凡道路,展望具有中国特色的教师教育之路的发展方向,"高等师范教育七十年课题组"采访了我国教育领域知名学者王长纯先生。王先生回顾了我国师范教育的发展历史,并就师范院校教师培养、师范性与学术性、师范大学未来的发展等问题发表了独到的见解。
学习研究
无意识与有意识恐惧记忆习得的性别差异
杨勇, 何安明, 惠秋平, 郑希付
2021, (5): 50-58.
摘要(526) PDF(34)
摘要:
近年来女性更容易患焦虑障碍的现象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重视,然而以往关于恐惧记忆习得性别差异的相关研究只考虑了有意识恐惧记忆学习,却忽视了无意识恐惧条件作用。基于此,本研究在恐惧条件作用过程中同时呈现无意识条件刺激和有意识条件刺激,从而同时考察在无意识恐惧记忆与有意识恐惧记忆习得进程中的性别差异。结果发现男性可以快速地习得有意识恐惧记忆,并能成功地识别无意识安全信息;相对地,女性在有意识恐惧记忆习得的速度上较慢,并且表现出无意识安全学习缺陷。根据这些结果,在教育中强化女性个体的无意识安全学习能力可能是降低焦虑障碍发病风险的一种途径。
深度学习的三种样态:基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视角
左璜, 谢少菲
2021, (5): 59-65.
摘要(721) PDF(81)
摘要:
随着网络化时代的到来,学习研究的视域逐渐从浅层学习走向深度学习。深度学习是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机制,也是适应未来的主要学习方式。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包括"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与"文化基础"三大部分,契合马克思主义哲学"自主性""社会性"与"文化性"三大人性基础,其内蕴着深度学习的三种样态。基于"自主性"的个体认知网络、基于"社会性"的社会互动网络以及基于"文化性"的行动者网络是促进学生更深层次的文化知识学习并同时促进自主发展与社会参与核心素养发展的三种学习样态,具体表征为"研究性学习" "项目式学习" "行动学习"。这三种深度学习样态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与掌握力——来自挪威“2M”教育实践的经验
郭洪瑞
2021, (5): 66-72.
摘要(493) PDF(36)
摘要:
2012-2017年,围绕着提高初中学生的学习动力与掌握力,挪威开展了一系列教育实践活动。"学习动力"是指引发学生产生学习行为,维持学习状态并最终指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驱动力。"掌握力"一方面是指学生对于所习得知识的掌握能力和掌握水平,另一方面还表现为学生能够掌握自己学习和生活的能力。该教育实践主要内容包括一个核心目标、两个教育理念、三个驱动工具、五个主要目标以及六个行为主体,并采取了促进学校课程特色化、丰富教师能力网络、建设学习型组织、推进学校合作多样化等举措,为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发展提供了有益启示。
小组合作教学的培训体验——以杜郎口中学一堂培训课为例
迟艳杰
2021, (5): 73-83.
摘要(613) PDF(33)
摘要:
山东省杜郎口中学是一所农村寄宿制学校。学校在教学改革中打破了以教师为中心的课程讲授模式,将一个班的同学分为4~6个小组,教学由"预习、合作学习与指导、展示、反馈"环节组成,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本文以该"校X老师"的一堂培训课为线索,记述了"X老师"的言行举止,以及她声情并茂的示范教学,再现了该培训课堂的情境;通过学员的叙说呈现其参加培训过程的体验和收获,剖析小组合作教学的价值追求,阐明体验式培训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意义。
大班幼儿对“朋友”的认知及朋友交往的特征
刘向辉, 欧阳佳丽
2021, (5): 84-92.
摘要(644) PDF(42)
摘要:
幼儿对朋友的认知及其交友行为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也有助于家长和教师开展教育活动。本文以大班幼儿为研究对象,采用访谈法与自然观察法就大班幼儿对朋友的认知现状和交朋友的特征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大班幼儿对朋友的内涵理解停留在表象,少数理解内在含义;朋友互动以积极情绪为主,认为朋友是亲密和平等的。交朋友的范围具有明显的时间和空间特征:一是朋友交往的时间长、频率高;二是保持友谊的时间长;三是幼儿结交朋友的可能性与空间距离呈负相关。结合影响幼儿对朋友的认知的因素和交朋友的原因,为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更好地提高其对朋友的认知水平并结交朋友,教师和家长要关注幼儿,鼓励幼儿与同伴交往;融入生活,提高幼儿对朋友的理解水平;提供机会,创造幼儿交往的条件;结合情境,提升幼儿的交友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