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ation: | YIN Jianfeng, CHEN Qingqing. Institutional and Cultural Analysis of Rituals and Academic Regulations in Chinese Ancient Acade mies[J]. Journal of Modern Education, 2020, (3): 43-50,72. |
[1] |
李东升. 研究型大学在德国兴起的三步曲——从哈雷到哥廷根再到柏林大学的历史考察[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2):28-36.
|
[2] |
尹凯丰. 在思政课中渗透融入"书院文化"[J]. 中国教育学刊, 2019(11):108.
|
[3] |
吴增礼,肖永明,唐亚阳. 试析书院德育课程体系的构建[J]. 大学教育科学,2007(2):88-92.
|
[4] |
李邦国. 朱熹与白鹿调书院[M].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89.
|
[5] |
蓝甲云,张长明,易永卿. 论中国古代书院的学礼制度[J].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15-18.
|
[6] |
邓洪波. 中国书院史资料[C].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
[7] |
章柳泉. 中国书院史话——宋元明清书院的演变及其内容[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156.
|
[8] |
[宋] 徐度. 却扫编(卷上)[M]. 北京:中华书局,1985:22.
|
[9] |
张劲松. 白鹿洞规、书院科举与作为事件的书院文本——以明李龄《宫詹遗稿》为中心的考察[J]. 地方文化研究,2014(2):73-82.
|
[10] |
尹建锋,吕晓燕. 变迁中的大学知识范式和权力:西方大学章程的历史演变及其启示[J]. 高等教育研究,2016(8):75-83.
|
[11] |
宗尧,邓洪波. 学规类书院文献的价值与意义[J]. 高校图书馆工作,2019(3):79-82.
|
[12] |
王博凯,贾俊侠. 西安碑林藏柏景伟《关中书院常规》初探[J]. 唐都学刊,2016(7):68-72.
|
[13] |
邓洪波,陈志良. 从学规看明代书院之课程建设——以弘道、大科、湖南三书院为例[J].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11):27-34.
|
[14] |
吴增礼."为学者而设"——古代书院学规特点[J].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7(3):66-69.
|
[15] |
黄宗羲. 增补宋元学案(24)·沧州诸儒学案(卷69)[M]. 北京:中华书局,1960:53.
|
[16] |
[元] 脱脱,阿鲁图. 宋史·道学传·朱熹[EB/OL].[2016-01-02] [2019-10-17].https://wenku.baidu.com/view/73119ae45901020206409c9c.html.
|
[17] |
石中英. 教育信仰与教育生活[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0(2):28-35.
|
[18] |
张湘韵. 现代大学书院制反思:模式移植与精神断层[J]. 贵州教育科学,2009(4):98-104.
|
[19] |
安萍. 古代书院及书院文化[J]. 兰台世界,2008(12):68-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