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ation: | ZHONG Xiaoyu, LI Zhaoxia, NIAN Jiawen, LI Yiwen. "Splitting" or "Reorganization": A Case Study on Non-Teaching Time Usage of University Teaching Space[J]. Journal of Modern Education, 2024, (4): 93-102. |
[1] |
敬坤. 大学生日常生活管理育人研究[D]. 武汉: 武汉大学, 2015.
|
[2] |
魏强, 黎海燕. 论大学生主题教育空间及其分类[J]. 湖北社会科学, 2013(9): 172-175. doi: 10.3969/j.issn.1003-8477.2013.09.043
|
[3] |
蒋小军. "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教育空间管理优化[J]. 建筑结构, 2023 (9): 188.
|
[4] |
刘献君. 创新教育空间[J]. 江苏高教, 2018(5): 1-6.
|
[5] |
陈炜. 教育研究的空间转向——基于社会理论空间转向的视角[J]. 教育研究, 2022 (9): 150-159. doi: 10.3969/j.issn.1674-9286.2022.09.063
|
[6] |
辛晓玲, 魏宏聚. 教学空间的社会学意蕴及其价值审视——基于空间社会学的视角[J]. 中国教育学刊, 2023 (4): 65-68.
|
[7] |
段俊吉, 熊和平. 论教学楼的空间文化及叙事策略[J].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8 (5): 39-44.
|
[8] |
杨晓. 理解教学空间[J]. 课程·教材·教法, 2020 (7): 38-44.
|
[9] |
陈向东, 蒋中望. 现代教室的空间架构[J]. 现代远距离教育, 2011(4): 54-59.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YUAN201104015.htm
|
[10] |
陈旭远, 张娟娟. 教学空间演变: 基于1988—2018年教室的图像学阐释[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4): 34-40+189-190.
|
[11] |
金绍荣. "情理"兼"治理"范式的大学生管理伦理研究[D]. 重庆: 西南大学, 2013.
|
[12] |
陈炜. 教育研究的空间转向——基于社会理论空间转向的视角[J]. 教育研究, 2022 (9): 150-159.
|
[13] |
常进锋, 陈国栋. 作为社会学对象的空间: 关系空间及其理论的层次探索[J].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6): 26-37+124-125.
|
[14] |
叶涯剑. 空间社会学的缘起及发展——社会研究的一种新视角[J]. 河南社会科学, 2005(5): 73-77.
|
[15] |
LEFEBVRE H. The production of space[M]. Oxford: Basil Blackwell, 1991.
|
[16] |
叶涯剑. 空间社会学的方法论和基本概念解析[J]. 贵州社会科学, 2006 (1): 68-70.
|
[17] |
潘可礼. 亨利·列斐伏尔的社会空间理论[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1): 13-20.
|
[18] |
戴维·哈维. 后现代的状况: 对文化变迁之缘起的探究[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13: 299.
|
[19] |
陈向明. 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0: 12.
|
[20] |
风笑天. 个案的力量: 论个案研究的方法论意义及其应用[J]. 社会科学, 2022 (5): 140-149.
|
[21] |
卡尔·波普尔. 客观知识: 一个进化论的研究[M]. 舒炜光, 卓如飞, 等, 译. 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5: 5.
|
[22] |
康永久. 教育中的三个世界: 教师知识的制度维度及其影响[M].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7: 240-241.
|
[23] |
蔡先金. 大学公共空间教育的审视与反思[J]. 高等教育研究, 2017 (6): 12-17.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HIGH201706003.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