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ation: | YANG Qiguang, ZHAN Mengji. The Framework and Path of Local Practice of Home-School-Community Cooperative Education in China: A Grounded Theory Study Based on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ases in the Past Five Years[J]. Journal of Modern Education, 2024, (4): 44-54. |
[1] |
吴月. 多方协同形成齐心育人合力[N]. 人民日报, 2023-02-09(010).
|
[2] |
刘振国. 中国社会组织的治理创新——基于地方政府实践的分析[J].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10(3): 137-144.
|
[3] |
马忠虎. 基础教育新概念——家校合作[M].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9: 152.
|
[4] |
FAGNANO C L, WERBER B Z. School, family and community interaction[M]. Boulder, Colorado: Westview press, 1994: 39.
|
[5] |
丁凤良. 人力机制资源"联动"家庭学校社会"共育"——基于北京市海淀区双榆树第一小学"育·树"若水德育实践[J]. 中国教育学刊, 2021(S2): 144-146.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ZJYX2021S2034.htm
|
[6] |
郑怀丽. 依托实践基地深耕劳动教育——构建"家校社"三位一体的"欢喜田"劳动特色课程[J].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22(3): 28-30+42.
|
[7] |
任正兴. 昆明市校园足球特色小学"家、校、社"联动发展研究[D]. 昆明: 云南师范大学, 2020: 4-5.
|
[8] |
徐莹莹. "双减"视域下"家校社"共育智慧平台的建构与探索——以深圳市宝安区海城小学为例[J]. 小学教学研究, 2023(14): 12-13.
|
[9] |
罗秋莲, 黄明燕. 技术支持的家校协同STEAM项目——以"厨余变盆栽"项目为例[J].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22(13): 65-67.
|
[10] |
刘来兵, 任淑叶. 社区小先生制: 家校社协同育人新路径[J]. 基础教育参考, 2022(11): 40-45.
|
[11] |
彭聘龄. 普通心理学(修订版)[M].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326.
|
[12] |
方华. 家校社协同育人: 法律是依据更是机遇[N]. 人民政协报, 2021-10-27(010).
|
[13] |
唐汉卫. 交叠影响阈理论对我国中小学协同育人的启示[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4): 102-110.
|
[14] |
本刊编辑部. 家校协同育人的重心与机制[J]. 人民教育, 2019(22): 12.
|
[15] |
[美]约翰·杜威. 民主主义与教育[M]. 王承绪, 译.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0: 17.
|
[16] |
李忠琼, 黄海霞. 厘清家校协同育人中各主体责任边界[J]. 人民教育, 2019(22): 27-29.
|
[17] |
顾理澜, 李刚, 张生, 等. "双减"背景下数字化赋能家校社协同育人研究[J]. 中国远程教育, 2022(4): 10-17.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DDJY202204002.htm
|
[18] |
施久铭, 董筱婷, 魏倩, 等. 让家校社协同回归"育人"初心[J]. 人民教育, 2021(6): 36-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