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itation: | JU Yucui, XU Jinyuan. Making Education like Magnet: The Educational Inspirations of Plato's Aesthetics[J]. Journal of Modern Education, 2021, (2): 35-42. | 
	                | [1] | 
					 柏拉图. 柏拉图文艺对话集[M]. 朱光潜, 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3. 
					
					 | 
			
| [2] | 
					 刘铁芳. 教育意向性的唤起与"兴"作为教育的技艺——一种教育现象学的探究[J]. 高等教育研究, 2011, 32(10):26-37. 
					
					 | 
			
| [3] | 
					 邓晓芒. 西方哲学史中的理性主义和非理性主义[J]. 现代哲学, 2011(3):46-48+54. 
					
					 | 
			
| [4] | 
					 格特·比斯塔. 教育的美丽风险[M]. 赵康, 译.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8:10. 
					
					 | 
			
| [5] | 
					 冯朝霖. 希望与参化——Freire教育美学推衍与补充之尝试[A]. 载李锦旭, 王慧灡主编. 批判教育学——台湾的探索[C]. 台北:心理出版社, 2006:152. 
					
					 | 
			
| [6] | 
					 柏拉图. 理想国[M]. 郭斌和, 张竹明, 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218-219. 
					
					 | 
			
| [7] | 
					 Pierre Hadot. What Is Ancient Philosophy?[M]. translated by Michael Chase. Cambridge, Massachusetts: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2:44. 
						
					 | 
			
| [8] | 
					 加百列·理查森·李尔. 柏拉图《会饮》中永恒的美和相适的幸福[A]. 载詹姆斯·莱舍, 黛布拉·尼尔, 弗里斯比·C. C. 谢菲尔德, 编. 爱之云梯——柏拉图《会饮》的解释与回响[C]. 梁中和等, 译.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8:141-142. 
					
					 | 
			
| [9] | 
					 刘铁芳. 为什么需要教育哲学——试论教育哲学的三重指向[J]. 教育研究, 2010(6):15-22. 
					
					 | 
			
| [10] | 
					 鲁比·布罗代尔. 苏格拉底处在"爱的阶梯"上的何方?[A]. 载詹姆斯·莱舍, 黛布拉·尼尔, 弗里斯比. C. C. 谢菲尔德, 编. 爱之云梯——柏拉图《会饮》的解释与回响[C]. 梁中和等, 译.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