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itation: | HUANG Jinghui. Interpretation of the Educational Dilemma of “Exam-oriented Education”——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Society of Spectacle” Theory[J]. Journal of Modern Education, 2020, (1): 39-45. | 
 
	                | [1] | Bray, M.The Shadow Education System:Private Tutoring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Planners[M]. Paris:UNESCO,1999:30. | 
| [2] | 劳凯声. 教育市场的可能性及其限度[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1):15-22. | 
| [3] | Kellner D. Media Spectacle[M].London:Routledge, 2003:2-17. | 
| [4] | 仰海峰. 德波与景观社会批判[J]. 南京社会科学,2008(10):9-16. | 
| [5] | 段会冬. 应试·应试主义·应试主义学——兼评《应试主义》 一书[J]. 当代教育科学,2017(12):44-49. | 
| [6] | 刘扬. 景观社会的媒介立场[J].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1):167-173. | 
| [7] | [美] 迈克尔·W. 阿普尔, 王占魁. 教育能够改变社会吗[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4:33. | 
| [8] | 孙全胜. 当代社会如何是一种景观?——评居伊·德波的《景观社会》[J]. 社会发展研究,2014,1(2):236-242. | 
| [9] | 张一兵. 颠倒再颠倒的景观世界——德波《景观社会》的文本学解读[J].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6(1):5-17. | 
| [10] | 郭程. 居伊·德波景观社会理论研究[D]. 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4:5. | 
| [11] | [法] 居伊·德波. 景观社会[M]. 张新木,译.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7. | 
| [12] | 赵霞. 中国和韩国的影子教育比较研究[D].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3:39. | 
| [13] | 赵同友. 补习与影子教育:概念、逻辑的比较[J]. 现代教育论丛,2018(2):50-56. | 
| [14] | 肖潇. 从《偶像练习生》看选秀综艺节目发展新方向[J]. 新闻研究导刊,2018,9(7):123+195. | 
| [15] | 江峰, 林玲. 论教育的竞争与应试教育[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3):72-78. | 
| [16] | 郭法奇. 如何从应试教育走向素质教育——基于《教育规划纲要》及教育历史的实证分析[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15(11):5-10. | 
| [17] | [法] 让·鲍德里亚, 刘成富,全志钢. 消费社会[M].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4:20-36. | 
| [18] | 王耀庭. 现代性与学校文化变革研究新路径:学校后设文化取向[J]. 台湾教育社会学研究,2011(1):77-11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