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itation: | LI Haiyun, ZHENG Wenjia. The Practical Dilemma and Improvement Strategy of Home-school Co-edu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active Ritual Chain Theory[J]. Journal of Modern Education, 2023, (6): 60-67. | 
 
	                | [1] | 韩天骄, 苏德. "双减"背景下学校教育提质的内涵、价值、路向[J]. 中国电化教育, 2022(5): 42-48. | 
| [2] | 王晴锋. 从涂尔干到戈夫曼: 仪式与秩序观念的继承发展[J].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 2022(1): 100-107. | 
| [3] | [美]兰德尔·柯林斯. 互动仪式链[M]. 林聚任, 王鹏, 等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18. | 
| [4] | 汪顺新, 董宜芝. 信息技术促进家校共育的实施——以肥城师范学校附属小学为例[J]. 现代教育, 2018(4): 58-59. | 
| [5] | 朱永新. 我国家校共育的问题及对策[J]. 教育研究, 2021(1): 15-19. | 
| [6] | 李伟, 郑蓓君, 史升艳. 教师情感能量的特性与影响因素[J]. 教育发展研究, 2020(20): 70-78. doi:  10.3969/j.issn.1008-3855.2020.20.012 | 
| [7] | 郭瑞迎, 刘丹. 互动仪式链视域下学校仪式的分析与建构[J]. 当代教师教育, 2019(2): 73-78. | 
| [8] | 吴重涵. 制度化家校合作与儿童成长的相关性研究[J]. 教育科学研究, 2018(10): 92-96. | 
| [9] | 乔纳森·特纳, 简·丝戴兹. 情感社会学[M]. 孙俊才, 文军, 译.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 7. | 
| [10] | 张润田. 家校合作制度化的困境与出路——基于新制度主义的视角[J]. 当代教育科学, 2020(5): 47-51. doi:  10.3969/j.issn.1672-2221.2020.05.010 | 
| [11] | 郁琴芳, 家校合作50例, 区域协作与学校智慧[M].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8: 154-156. | 
| [12] | 赵中兰. 家校共育的实现: 价值引领、权力分享和立场统一[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2(20): 20-23. | 
| [13] | 边玉芳, 刘小琪, 王凌飞. 当代我国中小学家校冲突的原因分析与应对建议[J]. 中国电化教育, 2021(5): 27-32. doi:  10.3969/j.issn.1006-9860.2021.05.004 | 
| [14] | 周雪光. 组织社会学十讲[M].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3: 75 | 
| [15] | 王英杰, 张美霞, 陶颖, 李燕. 家长视角下的幼儿园教师家园合作能力[J]. 学前教育研究, 2022(3): 53-6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