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信息化和人工智能对教育现代化影响的得失应对

郝文武

郝文武. 信息化和人工智能对教育现代化影响的得失应对[J]. 现代教育论丛, 2020, (3): 2-7.
引用本文: 郝文武. 信息化和人工智能对教育现代化影响的得失应对[J]. 现代教育论丛, 2020, (3): 2-7.
HAO Wenwu. The Gain and Loss of the Influence of Informationization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on Education Modernization[J]. Journal of Modern Education, 2020, (3): 2-7.
Citation: HAO Wenwu. The Gain and Loss of the Influence of Informationization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on Education Modernization[J]. Journal of Modern Education, 2020, (3): 2-7.

信息化和人工智能对教育现代化影响的得失应对

基金项目: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教育学重大招标课题“振兴乡村战略中的农村教育现代化研究”(项目编号:VHA18000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郝文武,男,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西北基础教育与教师教育中心教授(陕西西安,710062)

  • 中图分类号: G521

The Gain and Loss of the Influence of Informationization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on Education Modernization

  • 摘要: 以信息化和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技术进步,对人类文明、社会进步和国家现代化的推动作用毋庸置疑。信息化和人工智能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既为学习和教育提供了更好条件、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对学校生活、学习和教育带来不少挑战、产生不少问题。推进教育现代化既应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和人工智能应用,也应高度警觉和坚决消除信息化和人工智能带来的危害。绝不能把形成人的教育,变成形成机器人、非人和机器形成人的活动。

     

  • [1] 赵汀阳.人工智能"革命"的"近忧"和"远虑"[J].哲学动态, 2018(4):5-12.
    [2] 钟启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78.
    [3] [古希腊] 亚里士多德. 形而上学[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1.
    [4] [美] C.E·布莱克. 现代化的动力——一个比较史的研究[M]. 景跃进, 等, 译.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
    [5] 马敏. 现代化的"中国道路"——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的若干思考[J]. 中国社会科学,2016(9):28-40.
    [6] [美] 吉尔伯特·罗兹曼. 中国的现代化[M].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比较现代化"课题组,译.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1-5.
    [7] 顾明远. 试论教育现代化的基本特征[J]. 教育研究,2012(9):4-10.
    [8] 郝文武. 从本体存在到本质生成的教育建构论[J]. 教育研究, 2004(2):21-25.
    [9] 郝文武. 多元文化发展中德育的终极关怀与多层面价值和方式[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2):1-8.
    [10] 赵汀阳.时间的分叉——作为存在论问题的当代性[J]. 哲学研究,2014(6):57-66.
    [11] 赵汀阳.终极问题:智能的分叉[J].世界哲学,2016(5):63-71.
    [12] [法] 卢梭. 卢梭全集(第4卷)[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1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04.
    [14] [意大利] 克罗齐. 历史学的理论和实际[M]. 傅任敢,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2-3.
    [15] [丹麦] 克尔凯郭尔. 哲学片断[M]. 王齐,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78-79.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633
  • HTML全文浏览量:  192
  • PDF下载量:  36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20-05-07
  • 网络出版日期:  2021-07-16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