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主持人”为何遭围困:确保文本合法性的“守门人”

陈志辉

陈志辉. “主持人”为何遭围困:确保文本合法性的“守门人”[J]. 现代教育论丛, 2025, (5): 57-61.
引用本文: 陈志辉. “主持人”为何遭围困:确保文本合法性的“守门人”[J]. 现代教育论丛, 2025, (5): 57-61.
CHEN Zhihui. Why Is the 'Moderator' Challenged? The Role of 'Gatekeeper' for Ensuring the Textual Legitimacy[J]. Journal of Modern Education, 2025, (5): 57-61.
Citation: CHEN Zhihui. Why Is the "Moderator" Challenged? The Role of "Gatekeeper" for Ensuring the Textual Legitimacy[J]. Journal of Modern Education, 2025, (5): 57-61.

“主持人”为何遭围困:确保文本合法性的“守门人”

基金项目: 

2022年度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四五”规划学科共建项目“指向深度学习的数学课堂互动评价理论与实践研究” GD22XJY05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陈志辉,男,广东普宁人,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讲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教师教育、教育测量与评价,电子邮箱:sophoschen@m.scnu.edu.cn

  • 中图分类号: G642

Why Is the "Moderator" Challenged? The Role of "Gatekeeper" for Ensuring the Textual Legitimacy

  • 摘要: 本文围绕“质性研究方法”课程的教学反思展开,聚焦于课程结束时助教团队因一场焦点团体访谈引发的争论,以课程主讲教师勤勉专注的工作画像为引,重点分析了助教团队之间因访谈中“主持人”角色与资料收集方法所产生的分歧。争论的核心在于“焦点团体”访谈主持人应如何平衡引导与干预,以及如何在不同权力关系背景下获取合法、完整且具有情境深度的质性资料。文中回应了其他助教所提及的“群体动力学”“后实证主义”“解释主义”等概念,试图解释争论中立场对立的根源,并强调教育实践中对话应平等且超越权力结构。争论本身具有积极意义,其初衷在于对真理的纯粹追求,而课程带来的影响远超出课堂范畴,促使参与者“慢下来、有生活、见自己”。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0
  • HTML全文浏览量:  14
  • PDF下载量:  0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25-02-01
  • 网络出版日期:  2025-11-01
  • 刊出日期:  2025-10-25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