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论研究生课堂教学内容建构

李臣之

李臣之. 论研究生课堂教学内容建构[J]. 现代教育论丛, 2025, (2): 86-96.
引用本文: 李臣之. 论研究生课堂教学内容建构[J]. 现代教育论丛, 2025, (2): 86-96.
LI Chenzhi.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Content in Graduate Classroom[J]. Journal of Modern Education, 2025, (2): 86-96.
Citation: LI Chenzhi.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Content in Graduate Classroom[J]. Journal of Modern Education, 2025, (2): 86-96.

论研究生课堂教学内容建构

基金项目: 

2022年度广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研究生高质量课堂建构研究” 2022JGXM090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李臣之,男,四川巴中人,深圳大学教育学部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研究生教育,电子邮箱:szdxlcz@qq.com

  • 中图分类号: G643.2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Content in Graduate Classroom

  • 摘要: 教学内容是决定教学质量的核心要素和基本前提。研究生课堂教学内容是课程内容和教材内容的具体化。其内容建构需要精准考虑其难度、广度、新颖度和结构化程度,在难度上做到因研究生学习需要而“深其深”“浅其浅”“兴其兴”;在广度上确定好教学内容的“范围”与“边界”;在新颖度上瞄准实践“前线”和理论前沿,善于将课程与教学研究成果转化为课堂教学内容,让研究生参与教学内容设计与生成过程;在结构上注重教学内容纵向一体、横向关联,消除内容板块缝隙,形成问题链式的内容结构。

     

  • [1] 李婷婷, 王瑞. 研究生教学内容与"目标式自主创新"教学方法改革研究——以《敦煌舞》课程为例李婷婷王瑞[J]. 大众文艺, 2022(12) : 179-181. doi: 10.3969/j.issn.1007-5828.2022.12.073
    [2] 蔡正文, 刘汉锋. 临床肿瘤学硕士研究生教学内容与结构的优化[J].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07 (S1) : 263-264.
    [3] 潘百齐. 论优化文科研究生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J]. 江苏高教, 2000(3) : 76-79.
    [4] 于晓波, 李臣之, 曹亦薇. 中小学教师教学清晰性实证研究[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2(12) : 82.
    [5] 杜威. 民主主义与教育[M]. 王承绪, 译.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0 : 146.
    [6] 刘良华, 冯嘉慧. 兴发教学论[M]. 南昌: 江西人民出版社, 2022 : 2.
    [7] 杰罗姆·S·布鲁纳. 教育过程[M]. 上海师范大学外国教育研究室, 译.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73 : 21.
    [8] 汪霞. 世界一流大学《课程与教学论》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研究[M].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5 : 376.
    [9] 马健生, 陈玥, 等. 21世纪世界高水平大学《课程与教学论》教育: 新特点与新趋势[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6 : 453.
    [10] 迈克尔·夏托克. 成功大学的战略管理[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 7.
    [11] 约翰·A·森特拉. 韩伟平, 译. 科研成果与教学效果(节译). 北方贸易[J]. 1995(Z5) : 84.
    [12] Brooker R, Macdonald D. Did we hear you?: Issues of student voice in a curriculum innovation[J]. Journal of curriculum studies, 1999, 31(1) : 83-97. doi: 10.1080/002202799183313
    [13] Cook-Sather A. Sound, presence, and power: "Student voice" in educational research and reform[J]. Curriculum inquiry, 2006, 36(4) : 359-390. doi: 10.1111/j.1467-873X.2006.00363.x
    [14] 保罗·弗莱雷. 被压迫者教育学[M]. 顾建新, 等, 译.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 21.
    [15] 张祥云, 许若林. 论教育以师生关系为中心[J]. 高等教育研究, 2023(8) : 1-9.
    [16] 朱永新. 教研制度: 强国建设的教育基石[J]. 教育研究, 2024, 45(1) : 80-88.
    [17] 潘百齐, 魏少华, 祝爱武, 等. 《课程与教学论》复合型人才培养研究[M]. 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8 : 97.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7
  • HTML全文浏览量:  5
  • PDF下载量:  1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24-10-14
  • 网络出版日期:  2025-05-28
  • 刊出日期:  2025-04-25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