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社会的缺席与道德个体的培养——重思涂尔干道德教育理论

项继发 柏晋萍

项继发, 柏晋萍. 社会的缺席与道德个体的培养——重思涂尔干道德教育理论[J]. 现代教育论丛, 2020, (3): 16-26.
引用本文: 项继发, 柏晋萍. 社会的缺席与道德个体的培养——重思涂尔干道德教育理论[J]. 现代教育论丛, 2020, (3): 16-26.
XIANG Jifa, BAI Jinping. Absence of Society and Cultivation of Moral Individual——Re-examining Durkheim’s Moral Education[J]. Journal of Modern Education, 2020, (3): 16-26.
Citation: XIANG Jifa, BAI Jinping. Absence of Society and Cultivation of Moral Individual——Re-examining Durkheim’s Moral Education[J]. Journal of Modern Education, 2020, (3): 16-26.

社会的缺席与道德个体的培养——重思涂尔干道德教育理论

基金项目: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教育学青年课题“个体变迁和村落转型中的教育生成功能研究”(项目编号:CAA160161)的研究成果。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项继发,男,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讲师,教育学博士(山西太原,030006);柏晋萍,女,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山西太原,030006)

  • 中图分类号: G410

Absence of Society and Cultivation of Moral Individual——Re-examining Durkheim’s Moral Education

  • 摘要: 涂尔干将法国社会失范现象的原因归为缺失集体意识。在他看来,随着社会分工的加快,个体在社会中获得越来越多自由发展的机会,个体跳出集体意识约束走向自由发展成为可能。解决社会失范问题的关键在于,建立新的道德体系以唤起人们的集体意识,引导个体摆脱极端个人主义,培养具有道德意识的个人。涂尔干将纪律精神、群体依恋感以及自主精神视为普遍意义上个体道德意识的三个重要方面。他坚信学校教育是培养道德个体最有效的途径——教师权威和学校惩罚可以培养儿童对纪律的尊重和服从;学校环境和教学内容可以培养学生对群体的依恋,进而上升到对社会的依恋;科学教学可以引导儿童运用理性认识社会和道德,最终将儿童培养成为遵守规范、依恋群体并实现理性自由的道德个体。

     

  • [1] [美] 麦金太尔. 追寻美德:道德理论研究[M]. 宋继杰,译. 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
    [2] [法] 爱弥尔·涂尔干. 社会学方法的准则[M]. 狄玉明,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8.
    [3] 渠敬东. 缺席与断裂:有关失范的社会学研究[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4] [法] 爱弥尔·涂尔干. 社会分工论[M]. 渠东,译. 北京:三联出版社,2000.
    [5] 渠敬东. 涂尔干:作为文明研究的社会理论[J]. 学海, 2018(2):52-60.
    [6] [法] 爱弥尔·涂尔干. 道德教育[M]. 陈光金等,译.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7] [法] 爱弥尔·涂尔干. 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M]. 渠东,付德根, 译.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578
  • HTML全文浏览量:  133
  • PDF下载量:  177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20-04-04
  • 网络出版日期:  2021-07-16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