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当期目录

2024年 第6期

教育理论
“诞生性”视域下的劳动及其教育意蕴
诸园
2024, (6): 5-16.
摘要(10) HTML (8) PDF(0)
摘要:
“诞生性”视域将人的诞生分为:事实性诞生、政治生活中的诞生以及心灵世界的诞生。可从“诞生性”的时间观、空间观、过程观以及能动观四个方面,对“劳动”进行省思。从诞生性的“过程”时间观来看,劳动是一种痛苦的过程,“劳动动物”在“人与自然的新陈代谢”中丧失自由;从诞生性的“显现”空间观来看,劳动是人的“无世界性”的存在,个体身份在“同一性”中被剥夺;从诞生性的“偶然”和“不可预见”过程观来看,劳动被生命过程的必然性所奴役,劳动动物只能重复或复制可预见的产品;从诞生性的“创新性”能动观来看,由于不被他人在场所激发,劳动缺乏创造性,又由于无需意志的参与,劳动呈现出机械性特点。基于诞生性对劳动的省思,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劳动教育的意蕴:劳动教育是将学生领入公共世界的教育行动;劳动教育要通过“承诺”与“宽恕”两种途径提升学生心灵的能力;劳动教育是要让学生在他人在场中通过言行彰显自身的自由行动。“诞生性”为从“行动”视角去理解劳动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知识储备研究的生成逻辑与教育革新
刘录护
2024, (6): 17-29.
摘要(8) HTML (9) PDF(0)
摘要:
知识储备概念源于教育人类学对移民工人阶级子女的家庭教育研究,其认为工人阶级与弱势群体具有适应环境的文化力量,学校教育只有尊重并有效利用学生的知识储备,才能有效改善他们的学习成就。知识储备以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历史理论和教育人类学研究为基础,具有特定的理论目标与内在特征。与文化资本、文化缺陷模型贬斥底层群体文化的逻辑相反,“知识储备”肯定弱势群体的文化力量,并因这种颠覆性的逻辑认识而对教育平等的研究和实践产生革新性的影响,从而在西方国家的课程、教学、教师专业发展与家校合作等诸多领域不断扩展。目前,我国尚缺乏对于这一概念的关注,系统梳理知识储备概念的研究脉络,对于推动本土的教育平等、教学革新以及家校合作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纪念康德诞辰300周年
康德:世界的更好状态从教育而来
陈家琪
2024, (6): 30-36.
摘要(14) HTML (15) PDF(2)
摘要:
康德在他的《论教育学》中提出了一个问题,即世界的更好状态从何而来?这一问题意味着:康德相信人类全体有着更好的状态,正如他相信人类全体是在朝着不断改善的方向前进一样;康德的一切论述都是对概念的展开,他把这种展开视为人类的某种原始禀赋的不断前进。人类的原始禀赋的实现,离不开《论教育学》所展现的两种教育,这就是世界的更好状态的实现离不开教育的重要原因。康德重视法国大革命,但他并不希望德国发生那样的一场革命——教育因此愈发重要,而且教育变革应该是从上到下的。进言之,康德明确区分开了概念(理念)与乌托邦的区别,认为向人类更好状态的趋近应该是一种义务,但首先是家长和王侯们的义务,否则就会导致克伦威尔的专制共和国和法国大革命的重演。
教育与启蒙的张力:康德教育思想的实践困境
谢文郁
2024, (6): 37-45.
摘要(8) HTML (10) PDF(0)
摘要:
在康德的教育思想思路中,人的成长分两步走:首先,从任性无序到有序生存;其次,在有序生存中走向道德法则的建立。人的任性生存是一种无序状态,需要通过教育来压制人的任性,把一种行为准则强加在他身上。教育是对自由的限制,是要在人的生存中造就一种在准则中生存的习惯,从而让人的自由能够在一种秩序中运作。因此,教育是启蒙的起点。康德在分析教育活动时感受到了教育(外在力量)与启蒙(内在力量)之间的张力,并认为这个张力是人成长的主要推动力。成人之后,人就能够在自由中不断完善自身,而教育作为自由的压制者就不再起作用了。然而,深入分析表明,缺失了教育与启蒙之间的张力,仅仅依靠人的自由,道德完善过程是无法实现的。在这个意义上,康德的教育思想在实践上是不完整的。
《康德论教育》若干问题研究:从文本编辑到审美教育
李长伟
2024, (6): 46-55.
摘要(12) HTML (7) PDF(0)
摘要:
《康德论教育》中有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澄清和解释。单就论证的严谨性而言,《康德论教育》是有欠缺的,但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康德起初就没有著书的打算,他的身体状况也不允许他去审读林克编写的内容。康德的实用人类学是康德教育学的基础之一,它使得康德的教育学具有了经验性。在《康德论教育》中,审美教育是缺失的,原因也许在于康德当时无暇去思索这个问题。但这并不代表康德不重视它,在《判断力批判》中康德就探讨了这个问题。在《康德论教育》中,康德认为人具有向善的禀赋,但他的这一人性观并不完整,还缺乏《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所提到的人有趋恶的倾向。《康德论教育》清楚呈现了教育的根本目的,即让人活出尊严来。康德的教育学具有神圣性的维度,与之相关,他在警惕儿童好奇心的同时,又重视儿童的“惊异”。
具身学习研究
具身学习视角下身心融合式师德培育模式探讨
陈洁莹, 宋萑
2024, (6): 56-65.
摘要(13) HTML (6) PDF(0)
摘要:
以往的师德培育与发展中,存在身体体验被忽视的现象,如师德培训的“知行分离”以及权力对教师身体发展道德的规训等。针对这一现象,许多研究阐明了具身学习理论的基本要点,并指出了具身方式比离身方式更能促进师德发展,但缺乏系统探讨具身方式和师德培育相互关系的研究。基于此,本研究通过梳理西方具身认知理论指导下学习理论的发展,并从本体论、价值论、实践论角度出发反思具身学习理论与师德培育的逻辑契合,从而构建出更加全面、深入和有效的具身师德培育体系,即以重视教师本体的具身路径促使教师自主建构师德实践准则。
具身学习:源流、价值与辨惑
周子仪, 曾文婕
2024, (6): 66-74.
摘要(11) HTML (11) PDF(0)
摘要:
古希腊哲学主要秉持身心分离取向。19世纪中叶,实验心理学开始重新思考身心关系,提出身心互相依存的观点。19世纪末20世纪初,机能主义心理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等心理学派逐渐消解身心二元论。20世纪初,欧洲大陆现象学家也在探索提升身体的地位。20世纪80年代,认知科学发生从离身到具身的转向。多学科领域的探索让人们逐渐意识到学习不应是离身的,而应该找回学生学习过程中失落的身体。具身学习推进形成情境生成的知识观,启发构建整体融通的学习观,带动走向灵活开放的课程观,促使确立整体卷入的教学观,倡导践行持续促学的评估观,为课程与教学活动提供启发。推动具身学习落地,应深入理解具身学习,规避其“泛化”风险;正视身心关系,避免出现“极端化”倾向;明确具身学习的要求与标准,应对“标签化”危机。
高等教育
社会性互动对本科生学业发展的影响研究——基于第一代与非第一代大学生的比较
白华, 张伊诺
2024, (6): 75-88.
摘要(10) HTML (7) PDF(1)
摘要:
以“中国大学生就读经验问卷”为调查工具,对北京10所高校的本科生进行调查。基于调查数据,以学生自报告的学习收获与学业成绩作为学业发展结果变量,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多元线性回归等方法探究社会性互动对其学业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非第一代大学生的社会性互动水平及学业发展结果优于第一代大学生;第一代与非第一代大学生的社会性互动和学业发展结果在年级层面上呈“U”型曲线;社团活动对第一代大学生的学习收获的影响不显著,而对非第一代大学生有显著作用;社会性互动对学业成绩的影响作用均偏小,生师互动正向影响学业成绩。建议高校为学生提供更多资源和专业化指导;关注不同年级学生的需求;优化社团活动;鼓励师生互动,以提升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
“扎根”还是“上岸”——地方二本院校毕业生“慢就业”的内在成因及引导策略
冯雨奂, 王丽婷
2024, (6): 89-101.
摘要(12) HTML (9) PDF(0)
摘要:
本文基于珠三角地区一所地方二本院校的田野调查,聚焦毕业生“慢就业”现象,并从文化资本理论视角出发,探究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研究发现,高等教育供求数量的不对称和供求结构的错位导致大学文凭作为“制度性文化资本”有所失效,学生“按部就班”的惯习未能转化为职场中工作机构所看重的“身体性文化资本”,同时,教育产出的社会身份预期使得他们不愿“低就”。为应对文化资本的失灵,毕业生群体选择通过保留应届生身份、反复备考等方式以进行“自救”。本文在充分尊重市场经济人才资源配置和学生成长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速“慢就业”的对策,以期实现更高质量与更充分就业目标。
何以为优秀:评价制度对高校青年教师科研行为的影响
李斯明
2024, (6): 102-112.
摘要(11) HTML (10) PDF(0)
摘要:
通过教育叙事呈现评价制度对高校青年教师科研道路的选择,考察评价制度功利化对青年教师科研道路选择的异化。在追求“优秀”的评价机制下,促使高校青年教师的科研进路演变为追求功效最大化的策略游戏;由量化考核构成的高校青年教师科研评价体系导致青年教师主动选择或被动成为被数据异化的“学术机器”,成为“单向度的人”。在青年教师成长过程中关于“优秀”的话语建构,以“学术GDP”增产、技术主义与唯数据化的评价话语导致高校青年教师的“存在”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