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23年 第6期

教育理论
谁是学生?——柏拉图《法义》解析
李长伟
2023, (6): 5-15.
摘要(349) HTML (191) PDF(343)
摘要:
《法义》是柏拉图最为重要的教育著作之一,它涉及“谁是学生”的问题。在柏拉图看来,作为立法者的两位多里斯老人,是在场的学生;年轻人虽然被排斥在现场的对话之外,是缺席的,但他们同样也是学生。两位多里斯老人与作为教师的雅典人的关系并不密切,但作为学生,他们的天性是卓越的,可教的。年轻人之所以不在场,根本上是为了对老年人教育的顺利进行,因为年轻人的性情与老年人的性情存在差异,他们同时在场会影响良好教育效果的达成。柏拉图将学生进行分类,是出于次好城邦建构的需要,显现了柏拉图卓越的古典教育智慧。对于现代教育来说,《法义》对学习者的规定具有真理性,人们应该意识到学习者的差异并发挥教育者的实践智慧。
社会实践教育的理性之维
郑航, 牛炅
2023, (6): 16-23.
摘要(322) HTML (168) PDF(147)
摘要:
社会实践教育是以社会为教育背景,藉由社会实践平台培养价值观、提升综合素质的教育活动,实践性和教育性是其根本特质。理性内在于社会实践教育之中,社会实践教育经由理性而达成。理论认识不足、忽视基于内感知的心理经验、缺少基于过程体验的价值引导,是社会实践教育中理性阙如的主要表现。彰显社会实践教育的理性之维,整合社会实践教育的实践性和教育性,需要着眼于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增进实践之知、加强社会实践中的价值引导、促成实践反思等方面。
基础教育
义务教育经费“省级统筹”实施成效分析——基于广东省的经验证据
胡阳光, 吴开俊
2023, (6): 24-39.
摘要(254) HTML (131) PDF(41)
摘要:
研究依循教育财政投入的评判标准,探讨广东省义务教育经费“省级统筹”改革的执行现状和实施效果。研究发现:广东省在义务教育财政领域的统筹部署已初见成效,但还未充分实现对教育经费支出的统筹责任。一方面,省级政府满足了义务教育经费供给与需求相适应的要求,体现了向省域内贫困区县、重点群体倾斜的均衡导向,且省级财政执行目标逐步扩大;另一方面,统筹责任下移、财政投入不充分、教育经费的分担比例和支出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还须进一步解决。建议逐步构建“省级统筹、以省为主”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体制,加大省本级教育支出水平和转移支付力度,提高与省以下政府间在人员经费中分担比例,增强中央对省、省对省以下政府在义务教育经费配置中的监管和评估,充分发挥省级政府在均衡地区教育经费配置中的统筹作用。
数字鸿沟的障碍与突破:欠发达地区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数字资源应用研究
钟景迅, 赵巾慧
2023, (6): 40-50.
摘要(298) HTML (233) PDF(52)
摘要:
数字鸿沟是社会科学领域一个经典的用来分析数字资源应用差异的重要概念。本研究从三代数字鸿沟概念出发,即接入、使用、智能鸿沟三个层次,对广东省欠发达地区义务教育教师应用数字资源的状况进行质性分析。研究发现:因投入严重不足,欠发达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数字资源投入只能满足教师的基本需求;教师们在数字资源的使用上因培训不足等存在使用效率不高的问题;在积极主动地要求了解最新数字技术的发展,并将数字资源深度融合教育教学方面,教师群体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本研究依此提出要加大省级统筹对数字资源的投入、建立以提高使用效率为目的的教师数字资源培训机制、对弥合智能鸿沟适时提前布局等政策建议。
互动仪式链理论视角下家校共育的现实困境与改进策略
李海云, 郑文佳
2023, (6): 60-67.
摘要(257) HTML (249) PDF(40)
摘要:
良好的家校共育有利于促进孩子健康成长,也有利于家庭和学校实现教育目标。家校共育必须以家校互动为基础,而互动仪式链理论为家校互动提供了全新视角。运用互动仪式链理论透视家校共育的微观实践过程,发现当前家校共育的主体“脱域”,身体在场不足;家校共育关注焦点模糊,共育符号缺失;家校共育群体凝聚力不足,情感连带受阻。基于此,学校应创新共育方式,增强双方“临场”感;在“以生为本”的价值引领下创设共育符号,生成关注焦点;在凝聚团体精神的基础上促进情感共享,激发共育情感。
粤港澳大湾区教育研究
承前启后开新篇:香港发展新局的教育之维——基于2022、2023年施政报告的比较分析
舒刚波
2023, (6): 68-76.
摘要(316) HTML (129) PDF(25)
摘要:
近两年,香港逐渐走向由治及兴的关键时期,承前启后开启了发展的新篇章。近两年3份施政报告的教育之维显示,两届政府的施政重点主要有:一方面呈现出承续脉络,表现为推动人才引育、强化国民教育、关注特殊群体、多元进阶路径、支持教师教学、发展科创事业等领域的共同聚焦;另一方面,2022年度及2023年度新一届政府施政报告凸显创新关注STEAM教育、更进取吸纳外来人才、突出加强教师管理、聚焦爱国爱港理念、创新提出职专教育、加大湾区融入力度等诸多创新之举。面向未来,港区政府应全面提高政府治理能力和管治水平、持续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重视基础教育建设、凝聚社会合力、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教育融合。
身份认同视阈下香港语言教育政策变迁研究
蔡静婷, 马早明
2023, (6): 77-87.
摘要(344) HTML (257) PDF(38)
摘要:
语言是建立国家认同的重要渠道,语言教育政策始终同公民国家意识与身份认同密切相关。回顾历史,港英政府独特的语言教育政策对香港民众的身份认同产生了深远影响。从认同视角出发,港英政府时期的英文教育政策主要以“分而治之”为策略导向,以巩固“经济动物”认同为主要目的;对中文的教育政策则是以“去国族化”为价值导向,以打造本土性的“香港认同”为终极目的。当前,香港正面临着重塑身份认同的关键时期,针对港英政府时期的语言教育政策遗产,香港特区政府应继续完善语言法律法规、提升普通话科教学效率、提高普通话应用水平,进一步发挥语言教育政策在强化国家认同上的功能,进而实现“人心回归”。
华南师范大学90周年校庆专题
林砺儒教育思想的逻辑演进
李盛兵
2023, (6): 88-95.
摘要(235) HTML (108) PDF(16)
摘要:
林砺儒是著名的教育理论家和教育活动家。作为教育理论家,他批判旧教育和反动教育,提倡新教育和进步教育,引领当时教育思想。林砺儒一生追求进步,被誉为“服务最有恒心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丰富、进步,提出进步的社会才有进步的教育,教育是为了促进社会进步;进步的教育是人格教育,培养进步的学生;进步的人的培养需要进步的教师及师范教育。他的这一教育思想逻辑清晰,具有革命性、学术性和创造性,对后世影响很大。
汪德亮的师范教育思想与实践
余晖, 梁沾妹
2023, (6): 96-105.
摘要(324) HTML (213) PDF(16)
摘要:
汪德亮先生是我国著名教育家,毕生致力于党和人民的师范教育事业,为广东省乃至全国师范教育的改革和创新作出了巨大贡献。汪德亮先生早年信奉“教育救国”理论,着力乡村改造,创办衡山乡村师范学校,培养青年一代的实际动手能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汪德亮先生到华南师范学院任教,开启了研究新社会师范教育体制改革的新征程。他不断探索和总结社会主义师范教育的规律,提出师范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社会主义教育工作者;师范教育要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准教师的实际教学能力,必须重视师范生的教育实习。汪德亮先生的师范教育思想与实践和他崇高的人格精神,值得吾辈传承、创新。
论朱勃对比较教育学学科的贡献
施雨丹, 倪煜
2023, (6): 106-112.
摘要(199) HTML (107) PDF(11)
摘要:
朱勃是新中国比较教育学科的重要开创者和奠基人,他对比较教育学学科的贡献是系统和深远的:作为新中国比较教育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立足实际,推动我国比较教育学学科的重建与发展,与王承绪、顾明远合作主编了新中国第一部比较教育教材;作为新中国比较教育学建设的设计师,他对比较教育学的学科定义、研究对象、研究目的乃至方法论进行了系统规划;作为新中国比较教育学发展的战略家,他以长远的眼光指出比较教育学研究当以“古”鉴今、以“今”为主、“洋”为中用;作为新中国比较教育学学科的推广者,他倾尽心力搭建研究平台,培植专业人才,推动了华南地区比较教育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朱勃先生的十年学术耕耘,为新中国比较教育学学科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