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itation: | SU Ai. Why Has the Social Mobility Func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Disappeared: A Combined Theoretical Explanatory Framework[J]. Journal of Modern Education, 2025, (5): 80-92. |
| [1] |
孙艳丽. 共同富裕背景下重申高等教育的公共性[J]. 江苏高教, 2023(7) : 19-27.
|
| [2] |
陆雪琴, 马汴京, 陈慧文. 高等教育扩张与阶层间教育机会不平等[J]. 中国经济问题, 2023(1) : 180-195.
|
| [3] |
李强. 社会分层十讲[M].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第二版), 2011 : 36.
|
| [4] |
胡荣. 社会经济地位与网络资源[J]. 社会学研究, 2003(5) : 58-69.
|
| [5] |
边燕杰. 制度转型与社会分层: 基于2003年全国综合社会调查[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 : 307
|
| [6] |
[美] 彼得·布劳. 不平等和异质性[M], 王春光, 等, 译.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1 : 21.
|
| [7] |
[美] 彼得·布劳, 奥蒂斯·邓肯. 美国的职业结构[M], 李国武, 等, 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2021 : 17.
|
| [8] |
张继明. 高等教育之社会分层功能分析[J]. 高教发展与评估, 2012(1) : 27-32.
|
| [9] |
周扬, 谢宇. 从大学到精英大学: 高等教育扩张下的异质性收入回报与社会归类机制[J]. 教育研究, 2020(5) : 13-19.
|
| [10] |
吴克明, 吴丹. 高等教育与社会流动的关系: 一个文献综述[J]. 教育经济评论, 2021(4) : 118-128.
|
| [11] |
李莉. 教育对社会分层流动的影响——教育公平与和谐社会[J]. 现代教育科学, 2007(3) : 5-7.
|
| [12] |
郝雨霏, 陈皆明, 张顺. 中国高校扩大招生规模对代际社会流动的影响[J].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2) : 122-129.
|
| [13] |
杨中超. 教育扩招促进了代际流动?[J]. 社会, 2016(6) : 180-208.
|
| [14] |
叶晓阳, 丁延庆. 扩张的中国高等教育: 教育质量与社会分层[J]. 社会, 2015(3) : 193-220.
|
| [15] |
向冠春, 刘娜. 我国高等教育与社会流动关系嬗变[J]. 现代教育管理, 2011(1) : 4-7.
|
| [16] |
罗楚亮, 刘晓霞. 教育扩张与教育的代际流动性[J]. 中国社会科学, 2018(2) : 121-140.
|
| [17] |
赵欣, 尹韶青. 试论高等教育与社会分层的双向关系[J]. 中国成人教育, 2014(4) : 27-28.
|
| [18] |
徐菁. 高等教育扩张效应: 经济增长与社会流动[M].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1 : 128-131.
|
| [19] |
郝晓婧. "阶层跨越"还是"阶层固化"——基于代际间经济、教育、社会地位流动的微观测度与比较分析[J].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2023(1) : 1-10.
|
| [20] |
马克思. 资本论(第1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4 : 76-80.
|
| [21] |
黄文义, 杨继国. 马克思经济学的劳动力供求曲线模型探析[J]. 经济学家, 2015(12) : 14-23.
|
| [22] |
马艳. 马克思主义资本有机构成理论创新与实证分析[J]. 学术月刊, 2009(5) : 68-75.
|
| [23] |
薛敬孝.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劳动力再生产中的几个问题[J]. 世界经济, 1979(3) : 31-39.
|
| [24] |
周铁军等. 论劳动力价值的动态性[J]. 重庆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6(6) : 78-81.
|
| [25] |
谭运进. 对劳动力价值构成理论的再认识[J]. 经济学家, 2004(5) : 122-123.
|
| [26] |
甘犁, 赵乃宝, 孙永智. 收入不平等、流动性约束与中国家庭储蓄率[J]. 经济研究, 2018(12) : 34-50.
|
| [27] |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5 : 23.
|
| [28] |
甘犁, 赵乃宝, 孙永智. 收入不平等、流动性约束与中国家庭储蓄率[J]. 经济研究, 2018(12) : 34-50.
|
| [29] |
谢康. 市场信号的经济理论[J]. 南方经济, 1995(3) : 15-17.
|
| [30] |
程名望, 贾晓佳, 仇焕广. 中国经济增长(1978-2015) : 灵感还是汗水?[J]. 经济研究, 2019(7) : 30-46.
|
| [31] |
王钦池. 信号传递与信号均衡——关于信号理论的一个文献综述[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9(S2) : 1-10.
|
| [32] |
唐可月, 张凤林. 高校扩招引发教育信号贬值的机理分析[J]. 财经问题研究, 2007(3) : 24-33.
|
| [33] |
谷宏伟. 高等教育扩张与教育投资过度: 基于信号理论的视角[J]. 财经问题研究, 2009(9) : 11-17.
|
| [34]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告2017年第1号: 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Z]. 2017.
|
| [35] |
KNIGHT J B, SABOT R H. Educational Expansion and the Kuznets Effect[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83(5) : 1132-1136.
|
| [36] |
龚刚敏, 江沙沙. 个人教育回报率差异的实证研究——基于劳动力市场分割视角[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4) : 159-169.
|
| [37] |
刘精明. 高等教育扩展与入学机会差异: 1978~2003[J]. 社会, 2006(3) : 158-179.
|
| [38] |
夏雪, 魏星. 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城乡与家庭阶层差异研究——基于五所省属高校的调查[J]. 教育经济评论, 2020(2) : 65-80
|
| [39] |
郭永玉, 杨沈龙, 李静, 胡小勇. 社会阶层心理学视角下的公平研究[J]. 心理科学进展, 2015(8) : 1299-1311.
|
| [40] |
KRAUS, M. W., TAN, J. J. X. Americans overestimate social class mobility[J].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2015(58) : 101-111.
|